从甘肃省植保植检站获悉,该省全力预防小麦条锈病,在小麦条锈病流行的重要源头地区,今年力争完成700万亩防治条锈病的秋播药剂拌种目标,目前已实施药剂拌种540万亩,占计划防治面积的77%。
甘肃省陇南、天水是我国小麦条锈病最主要的常发易变区,也是我国小麦条锈菌新的生理小种的策源地,即“病窝子”,不仅影响甘肃粮食生产安全,最为主要的是严重影响我国黄淮麦区粮食生产。甘肃省抓住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关键环节,早春时节统防统治,打点保面,“发现一点、消灭一片,发现一片、消灭全面 ”;越夏时节对有发病中心、发病带以及发病点的田块,立即喷药防治,千方百计控制条锈病的蔓延;同时推广抗病品种、适时晚播、调整结构退麦扩秋等措施,综合防治。
秋播药剂拌种是防治条锈病关口前移的关键措施,用三唑酮拌种,持效期长达60天以上,对于控制甘肃省秋苗发病进而控制全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作用巨大。今年9月上旬至10月底秋播时节,我省持续遭遇阴雨天气,不少地方播种推迟7至10天,给小麦条锈病防治带来有利时机。甘肃省农牧厅下达拌种农药 120吨三唑酮,下发到条锈病重点乡镇,省植保植检站在32个县区建立拌种示范区,举办培训班270场次,培训人员3.5万人次。目前全省播秋冬小麦 723.6万亩,农药示范拌种180万亩,带动农户拌种360万亩。
据甘肃省农牧厅督导组督导调查,会宁县党砚乡砖井村一打工返乡农民秋播冬小麦时白籽下田,导致其小麦地块10月上旬发生出苗条锈病,将甘肃省小麦条锈病发生时间提前为历年最早。督导组督促当地及时采取扑杀灭菌措施,并提醒广大农民自觉秋播拌种,以保护全省乃至全国小麦生产安全。
(王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