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进入结铃吐絮期(一般年份从8月中旬开始至9月底)易发生烂铃、烂桃现象,一般田块发生率5-15%,严重田块达30%以上,造成棉花减产和降低棉花品质。
一、烂铃的主要原因:⑴追施氮肥过量,导致棉田生长过旺,萌蔽严重,抗病力下降造成烂铃;⑵花铃期雨水过多,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下部温度高,造成病菌的滋生和侵入而烂铃、烂桃;⑶是红腐病和棉铃虫等病虫害直接侵袭引起烂铃烂桃。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普及和地膜覆盖栽培的推广,抗虫棉结铃早而集中,抗病性能低,易早衰,故此烂铃发生早而重,烂铃呈现提早和上升趋势。
二、防治烂铃烂桃的方法
1、及时化控防止萌蔽防烂:因地制宜及早化学调控“化控”宜早不宜迟,一般需从蕾期开始,初花期和盛花期是化控的关键时期。要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氮肥用量过多容易引起棉花疯长而烂铃。水肥好的棉田打顶后,易出现赘芽丛生,果枝长而上举,造成棉田郁蔽,引起烂铃。棉花打顶后6-8天,长势旺的棉田仍需要化控。每亩用缩节胺3-5克,盖顶喷洒一次;喷药后10天后,仍有旺长苗头时,每亩缩节胺2-3克,再盖顶喷洒一次。
2、棉花中后期搞好整枝和推株并垄通风透光防烂:搞好棉花中后期的整枝,是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烂铃的有效措施。对发生郁蔽棉田,及时采取打边心、去赘芽、剪空枝、打老叶、推株并垄及拔除空棵等措施,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烂铃发生发展。密度大的棉田,在秋雨多时,推株并垄2-3次,可有效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旺长和烂铃发展,促进吐絮成熟。
3、降湿防烂:在雨季来临之前,及早疏通排水系统,做到大雨过后田内无积水,无涝害发生。连绵秋雨,即便田间不出现积水,也会造成田间湿度过大,光照不足,导致烂铃发生。培土是预防棉株倒伏,防止雨后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菌繁衍,减少烂铃发生的一项有效措施。
4、除病虫、防烂:棉铃虫、金刚钻、红铃虫、玉米螟等危害棉铃后形成孔洞,雨水灌入空洞,极易引起棉铃腐烂。病菌引起的烂铃,多发生在植株下部的1-5果枝上和棉铃生长期40天以上的铃。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伤口,避免病菌和雨水浸染,可有效减轻烂铃。烂铃发生初期(即田间烂铃植株达0.1%)喷药防治,有良好效果。如果烂铃发生较重时再喷药,防治效果就会很差。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1:1:200倍波尔多液,每亩每次喷洒药液45-60公斤。对准棉株中下部的青铃细致周到的喷洒,每间隔6-8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可达86%左右。喷药之前,应将吐絮棉铃采摘,以免因喷洒药液而降低棉花纤维质量。
5、抢摘防烂:及早采摘烂铃,在烂铃发生期间及时深入田间仔细查看,发现烂斑铃及虫蛀大铃,随时采摘以便把带菌的棉铃带出棉田,减少病源。将采摘下的棉铃抢晴天晾晒(用1%乙烯利溶液浸蘸后再晾晒,能促进棉铃迅速开裂,改善纤维品质)。及时采摘烂铃,不仅大大减少损失,而且还能防止烂铃病菌传播危害
来源:盛世金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