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褐纹病、花生云纹斑病。
病原 花生茎点霉Phoma arachidicola Marass,Pauer & Boerema,属半知菌亚门。
寄主 自然条件下仅侵染花生。据国外报道,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还侵染甜三叶草、多毛豌豆等6种豆科植物。
危害 常在花期染病,先侵染叶片,初沿主脉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的黑褐色小斑,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后在叶片正面现边缘呈网纹状的不规则形褐色斑,且病部可见粟褐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不透过叶面。阴雨连绵时叶面病斑较大,近圆形,黑褐色;叶背病斑不明显,淡褐色,重者病斑融合。病部可见粟褐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干燥条件下病斑易破裂穿孔。生产上该病常与褐斑病、黑斑病混合发生,能引起花生生长后期大量落叶,影响产量,可减产10%~20%,流行年份可造成减产20%~40%以上。
分布 1982年在我国山东、辽宁等省花生主产区首次发现花生网斑病,此后在陕西、河南等省相继发生。
为害症状
花生开花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花生中、后期发病最重,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茎部。
(1)叶片:有2种类型。一种为污斑型,叶片正面初生针状褐色小点,渐扩展成近圆形、深褐色污斑,边缘较清晰,周围有明显的褪绿斑。病斑可穿透叶片,但叶背面病斑稍小,病斑坏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粒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另一种为网斑型,初在叶片表面形成黑褐色病斑,病斑稍大,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呈白色放射状,常扩大或连片成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晕。此病斑不穿透叶片,仅为害上表皮细胞。
(2)叶柄、茎:叶柄和茎受害,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稍凹陷,严重时可引起茎叶枯死,病部有不明显的褐色小点。
病原物 Phoma arachidicola Marass,Pauer & Boerema,称花生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燕麦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至灰白色,厚垣孢子生于菌丝中,褐色球形,大小7.5-12.5μm。分生孢子器黑色,近球形,埋生或半埋生于病组织中,具孔口,大小50-200μm。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或哑铃形,多双胞,少数单胞、3胞或4胞。大型分生孢子大小12-20×3-4(μm)。
(1)形态:①分生孢子器。黑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9.6~168微米,有孔口。在自然病株上,成熟分生孢子器在落叶上形成,埋生或半埋生于病组织中。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器,淡褐色,球形,直径125~250微米。②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或哑铃形,多为双胞,分隔处稍缢缩,大小(7.5~21)微米×(3.8~7.8)微米。少数为单胞、三胞、四胞。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椭圆形,多为单胞,少数为双胞。
(2)特性:分生孢子在5~30℃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0℃或高于30℃不能萌发。pH值在5~7之间,孢子萌发率达90%以上,pH值在2以下和11以上不能萌发。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为第2年的初侵染来源。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分生孢子,从表皮侵入寄主,形成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害在花生花针期开始发生,8、9两月是发病盛期。
发生因素
花生生长中后期,遇持续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
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花生网斑病最有效的措施。抗性和产量均较好的品种有P12、群育101、鲁花9号、鲁花10号、鲁花14号、8130、花37等。②冬前或早春深耕深翻,将部分生土翻到地表,全面覆盖地面,将越冬病菌埋于地表20厘米以下,可以明显减少越冬病菌初侵染的机会。③实行轮作能明显减轻病害,可与玉米、大豆或地瓜轮作。与小麦套种也可减轻病害的发生。④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不偏施氮肥,并适当增补钙肥;及时中耕松土,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改平种为垅种也可减轻病害的发生。⑤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株、病叶,集中烧毁或沤肥,以减少第2年病害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①播种后出苗前地面喷80%大生WP 400倍液,封锁菌源,也可于发病初期喷雾。②发病初期喷25%百科WP 1 000倍液,或80%喷克WP 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WP 6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8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4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WP 5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WP 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也可以于发病初期每亩用乙蒜酮(花生田专用药)每亩2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或每亩用施可得50—8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800---1000倍液),或每亩用5%已唑醇悬浮剂每亩20克对水30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