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化卷曲病毒(简称TYLCV),2007年初从国外传播进入我国并在广西、上海市郊大面积发生,呈现自南向北、自东向西的趋势,年发生面积超过100万亩,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发生的番茄病害。该病今秋传播到我省,在番茄主产区的蚌埠、淮北、淮南、亳州、阜阳等市局部地区发生,致使产量与质量严重下降,且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如固镇县新马桥镇水利村今秋近千亩日光温室番茄,因此病发生损失达7000吨,经济损失1100多万元。该病毒是由白粉虱(或烟粉虱)传播引起,田间发病主要症状是:新叶边缘黄色或变薄干缩,向上卷曲,叶片变小,叶脉和中脉附近叶色深绿,叶肉厚;节间变短,植株矮化萎缩;开花延迟,花朵减少一半以上,坐果极少,果实膨大、转色缓慢;果肉发硬,果面转色不均匀。随着植株的生长,病情加重,后期产量减少,感染后造成番茄减产至少50%以上,严重者几乎绝收。我省今冬番茄生产也面临该病的严重威胁。对其防控,要从番茄苗期抓起,做到早防早控,力争少发病、不发病。
白粉虱是该病的传染虫媒,该虫是导致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因此防病要先防白粉虱。在预防与控制方面,主要抓好以下措施:
一是合理安排茬口。首先要尽量避免与茄果类蔬菜连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白粉虱种群发生量。该病受季节的制约性强,冬季温度低时白粉虱虫口密度低且侵染性减弱。
二是培育无虫无病苗。育苗床与生产大田要分开,苗床选用近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水稻田,周围杂草除干净,育苗基质及苗床土壤要消毒处理,减少虫源与病源。育苗床使用40~60目防虫网隔离,重新育苗时必须与发病植株隔离,苗期长势过旺和田间土壤干燥发病较重,从幼苗出土开始喷洒抗病毒药剂,防止烟粉虱的危害传毒。
三是加强温室栽培管理。在冬季要特别强调加温、保温、通风去湿和肥水等培管措施,适时整枝打杈,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以减少虫源。要适当控制氮素,肥水管理要少量多次,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四是改善环境控制粉虱发生基数。合理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在作物换茬期彻底清洁田园杀灭病虫,以防虫网避虫,以悬挂黄板诱杀害虫。幼苗期发病应及时拔除,闭棚熏杀后再种或改种其它作物。坐果后发病的,可将生长点及以下病叶摘除。若生产条件允许,最好采用防虫网全程覆盖栽培,阻断粉虱作为传毒媒介,达到防虫治病的目的。
五是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危害番茄的病毒较多,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IMV)等,近年温室番茄栽培必须是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品种,如以色列EXP8301、西班牙HB04077、荷兰美洲大红等。不仅要有抗病毒性状,还要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态条件适应性强,这是防治病害最为有效的途径。
六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统防统治。在病虫害发生监测的基础上做好药剂防治。烟粉虱在田间有一定的迁飞性,加强统防统治等田间统一管理,可减少相邻田块之间的烟粉虱迁飞,提高防治效果。苗期与坐果期是防虫控病的关键时期,由于前期棚内气温较高,白粉虱活动频繁,药剂防治宜隔7~10天防治1次;坐果后气温即使下降,但大棚内的烟粉虱仍未死亡,还需防治,间隔15~20天防治1次。农药选用2.5%联苯菊酯、25%扑虱灵、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等农药轮换使用,并加入病毒G等防病毒的药剂,喷药时要加大水量、叶片正反面均要喷到。
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二○○八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