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地夏残蝗调查结果,结合我省蝗区气象、生态条件及历史资料等因素分析,预计我省秋季东亚飞蝗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6万亩,达标面积65万亩。其中黄河流域发生38.5万亩,达标28.8万亩,分别较去年增加1.2万亩和1.4万亩;渭河流域发生39.5万亩,达标27.8万亩,分别较去年增加1.5万亩和减少0.6万亩;卤泊滩发生18万亩,达标8万亩,与去年相当。蝗蝻出土盛期预计在7月22日-8月1日,三龄蝗蝻盛期在8月7日-15日,发生期较历年晚1-2天。重发区域在黄、渭河荒草滩、黄河鸡心滩和三河交汇处,局地可能出现高密度蝗片。土蝗预计在渭北塬区及延安、榆林部分区域坡塬地带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0万亩,达标80多万亩,防治适期在8月中旬。 预报依据: 1、夏残蝗面积减少,总体密度降低,但较去年偏高。据6月底至7月初蝗区各县(市、区、处)调查,全省共取样点2202个,有蝗样点率51.9%,总残蝗面积57.3万亩,较去年增加2.6万亩,少于历年。其中90—149头/公顷的20.8万亩,较去年增加0.8万亩;150—450头/公顷的23.2万亩,较去年增加0.7万亩;451—1500头/公顷的9.4万亩,较去年增加0.9万亩;1500头/公顷以上的3.9万亩,较去年增加0.2万亩,最高密度3260头/公顷。 2、生态条件。一是黄渭洛河滩、卤泊滩大部分滩地已开垦种植,且今年秋播期间土壤商情较好,秋播面积大,中耕除草和喷施农药等都会抑制秋蝗发生。二是秋季多雨,近河道滩地和部分滩区撂荒农田杂草生长茂盛,为蝗虫提供丰富的食料,有利蝗虫孽生。 3、气象条件。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下旬至8月上旬,西安、咸阳和渭南降水较历年偏少,并有一段高温天气,对秋蝗的发育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