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变化,我国旱地作物迅速扩大,旱地除草剂——乙草胺在玉米﹑花生﹑番茹﹑四季豆等作物上使用面积也迅速增加。一些农户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除草效果不佳,甚至产生药害现象不断。为此,在旱地使用乙草胺除草剂除草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整地质量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乙草胺的药效。
1、整地质量不好,老草未铲除干净,直接影响除草效果,因乙草胺只能被杂草幼芽和幼根吸收,对已成型杂草无防除效果。
2、整地质量不好,土壤高低不平,无法使药液均匀喷施,影响除草效果提高。
二﹑用药时间
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只有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才能发挥出其药效,且用药时间越早越好,而对已出土的杂草基本无防效。
三﹑土壤湿度
乙草胺对杂草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杂草幼芽与幼根的吸收,抑制幼芽和幼根的生长,刺激根产生瘤状畸形,致使杂草死亡。一定的土壤湿度,有利于提高杀草效果。如在用药阶段上遇到持续干旱天气,除草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先浇水提高土壤湿度,后用药,是提高乙草胺药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四﹑药害问题
1、乙草胺除草剂禁止在黄瓜﹑水稻﹑菠菜﹑小麦﹑韭菜﹑高梁等敏感作物上使用。
2、乙草胺除草剂在蕃茹﹑玉米﹑大豆﹑蔬菜﹑油菜等作物上使用每亩(667平方米)用量应限制在50~75毫升,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冯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