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全省大部地区降雨量偏多,温度较往年偏高等影响,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迁入早,南部、东部见虫较早,尤以中部、北部较往年提前10-20天;二是范围广,全省有不同程度迁入,西部、北部较历年明显,田间虫量大;三是危害期提前,在部分秧田,稻飞虱迁入后直接造成为害,稻纵卷叶螟已开始孵化;四是主迁入期北移,与往年同期相比,中部、北部始见期早,灯下迁入量大。
一、稻飞虱
1.迁入早、范围广,中部、北部迁入期较往年明显偏早
全省灯下始见期为3月18日(荔波县),较常年早2天左右,以白背飞虱为主。5月中旬全省出现一次较大迁入峰,南部的惠水县5月9-15日诱到稻飞虱27105头,为去年同期的126.66倍,为历年同期的13.22倍,其中,5月11-17日出现迁入峰,虫量为27682头,高峰日为5月14日,虫量为15390头;三都县5月1-15日共诱到稻飞虱10940头,为去年同期的2.3倍,其中,5月11-13日出现迁入峰,虫量为5260头。东南部的天柱县5月14日-17日,诱到稻飞虱14272头,峰日为5月17日,虫量为6592头。中部的紫云、镇宁等县今年第一个虫峰较去年提前8-9天,持续期较长,峰期虫量大。北部的务川、遵义、余庆等县稻飞虱迁入期较往年早10-30天,灯下虫量较大,为去年虫量的1.83-4.45倍。
2.田间虫口密度高,南部、中部及北部发生重
当前田间以白背飞虱为主,主要发生区域为东部、南部和中部局部,田间虫口密度一般为52-280头/㎡,最高为1600头/㎡。如东南部的从江县秧田一般密度366头/㎡,百株卵量414.3粒,带卵株率28.7%,最高密度702头/㎡,百株卵量662.5粒,带卵株率39.5%;中部的长顺、三都、平塘、惠水、罗甸等县稻飞虱一般虫量为45-245头/㎡,最高虫量为965头/㎡;中西部的平坝、镇宁、西秀、普定、关岭等田间稻飞虱达60-475头/㎡,最高密度平坝县达1600头/㎡;北部的道真县大田稻飞虱超过3000头/百丛,已达大发生程度。
二、稻纵卷叶螟
1.迁入期接近去年,北部迁入量大
自4月中旬始见以来,全省大部分县市监测到有蛾子迁入,其中北部较往年迁入量大。南部的惠水县5月13-15日出现一迁入峰,虫量为80头,高峰日为5月15日,虫量为58头。北部的道真县迁入始期提前15天,5月15日灯下虫量达150头;余庆县5月6-15日灯下有一迁入峰,诱虫603头,峰日为5月13日,诱虫达419头;西部毕节5月8-18日共诱蛾86头,高于去年同期。东北部的思南等地5月中旬日诱虫量100-150头。
2.田间虫量大,低热地区进入幼虫孵化为害阶段
当前田间虫量较大,发生范围广,以南部、东部、北部等地发生重,北部虫量高于大发生年份同期。如南部的三都县秧田蛾量367头/亩,幼虫33600头/亩,亩卵量2360粒/亩,卷叶率2.8%;平塘县田间虫量一般为3890头/亩,为去年同期的2.7倍,最高为4869头/亩,为去年同期的1.8倍,卷叶率为2.75%。东南部的天柱、榕江、锦屏、雷山、从江等县秧田、洋芋、杂草田块蛾量一般1020-2196头/亩,高的达5200头/亩。北部田间虫量为往年罕见,金沙县、道真县部分田块蛾量5000头/亩,高的达7000头/亩。
三、趋势
5月中旬我省的中部及以东、以南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平塘、锦屏、紫云、贞丰、独山、镇宁等11个县(市)出现大雨,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早、虫量大,省中部、北部田间虫量历年罕见,目前已在秧田和早栽大田造成危害。根据气象预报,5月底至6月初降雨集中,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将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持续迁入我省稻区十分有利。预计第三代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将大发生,主要危害区域为黔东南州、黔南州、安顺市、遵义市及毕节地区的金沙县等,发生面积将分别达800万亩次,危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防治适期在6月上、中旬。
四、防治意见
我省水稻即将大面积进入移栽阶段,当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田间虫卵量大,稻纵卷叶螟将进入孵化期,随着外地虫源陆续迁入,危害形势严峻,防治任务艰巨。各地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监测,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在做好系统调查的同时,要组织人力开展面上普查,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准确发布中、短期趋势预报,指导开展田间防治。
2.加大应急防治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植保机防队,把握好低龄若(幼)虫高峰期,组织广大农户集中进行应急统一联片防治,将“两迁害虫”暴发危害控制在初发阶段,最大限度减小损失。目前,抓紧做好秧田期防治,以减轻大田发生危害的压力,对虫密度较高的早栽大田立即开展防治。
3.增强紧迫感,提高警惕性。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确保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将“两迁害虫”发生危害的严峻形势和防治工作紧迫性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有关领导,争取重视和支持。
4.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充分利用电视预报、电台、报纸等宣传媒介进行滚动宣传,普及防治技术,确保技术进村入户,提高技术到位率,保证防治效果。
(贵州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