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大棚草莓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从8月下旬开始定植,到翌年5月中下旬采收结束,跨越秋冬春三个季节,采果期长达半年。由于生产周期长,异常气候频发,品种抗性较差,连作障碍突出,病害发生严重,加上重治病轻预防,不合理滥用农药等,造成草莓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威胁和制约了草莓生产安全。通过对部分草莓主产区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1、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1.1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发病症状分为局部病斑和整株萎蔫两种。局部病斑在匍匐茎、叶片、叶柄上最容易发生,初始产生深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病斑包围匍匐茎或叶柄整圈时,病斑以上部分枯死。萎蔫型病株主要是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染病后,起初1片~2片展开叶失水上翻,傍晚或阴天可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几天后植株全株枯死。掰断枯死病株茎部,可见由外向内产生褐变,但维管束未变色。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6月-8月)和定植初期(9月),结果期较少发生。病菌浸染最适气温为28℃~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害。尤其在梅雨期间和定植缓苗期,病菌传播蔓延迅速,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草莓苗死亡。近几年河北省草莓感病品种“红颜”、“晶瑶”、“章姬”等面积扩大,炭疽病发生严重,给培育无病壮苗和移栽成活带来了严重障碍和困难。

  1.2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柄、花器也可受害。叶片染病初期,叶背上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加重,叶缘向上卷曲呈汤匙状,上面发生大小不等的白色粉状物和暗色污斑,病叶逐渐萎缩、焦枯。花器染病,花蕾畸变,花瓣呈粉红色。果实受害,幼果不能膨大,果面覆盖白粉,果实无光泽并硬化,失去商品价值。
  白粉病在10月下旬-12月和翌年3月下旬-5月均可发病。病菌浸染最适气温为15℃~25℃,相对湿度80%以上,低于10℃和高于30℃不利发病。白粉病在草莓扣棚后开始发病,坐果期危害最重。“丰香”、“红颜”等品种易感病,“甜查理(法兰蒂)”抗性较强,不易发病。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植株徒长、棚内湿度过高、通风不良等均有利于白粉病发生。

  1.3灰霉病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叶柄、花瓣、萼片及果梗均可感病。果实染病,最初在果实基部近萼片处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果柄变紫色,病斑扩大后果皮呈灰白色,果实软化,空气潮湿时,果面布满灰白色霉状物,严重时全果腐烂。
  灰霉病主要发生在开花坐果期至采收期,即11月下旬-12月和翌年2月中旬-5月上旬发病。病菌侵染最适气温为18℃~25℃,相对湿度90%以上。阴雨连绵、灌水过多、地膜上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生长茂盛等均可导致大棚草莓灰霉病严重发生。

  1.4根腐病
  主要危害根部。开始发病时,幼根根尖腐烂,随后扩展到根颈部,使中心柱变红褐变,病株容易被拔起,这是该病最明显的特征。发病严重时根变为黑褐色腐烂,地上部先由老叶边缘甚至整个叶片变为红褐色或紫褐色,再逐渐向心叶发展至全株枯萎死亡。将根茎横切,可见从中心柱部位由内向外产生褐变。
  根腐病病菌是一种低温型疫霉菌,病菌以卵孢子在地表残体或土壤中越夏,由病株、土壤、水和农具带菌传播。该病在低温10℃左右、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或低洼地发病较重,多发生在果实采收期,对草莓产量影响大。近几年草莓面积逐年扩大,由于连作重茬,尤其从发病区调引秧苗问题突出,根腐病将成为我省大棚草莓重要病害。
  大棚草莓栽培,从定植到采收结束跨越时间长,病害种类较多。除上述几种主要病害以外,尚有蛇眼病、黄萎病、芽枯病、病毒病、线虫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

2、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草莓无果皮,而且连续开花不断结果,施药不当往往造成花果畸形,品质堪忧。因此大棚草莓病害防控必须实行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以预防为主,早防早治的综合技术措施,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残,确保绿色无公害。

  2.1选用抗病品种,使用脱毒种苗
  要选用丰产性好、果型大、抗性强、优质高产品种。“晶玉”、“甜查理”等较抗炭疽病和白粉病,“红颜”、“章姬”等易感炭疽病,“丰香”易感白粉病。使用脱毒原种苗,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基础,同时也能防止种苗带菌,有效杜绝因种苗引起的线虫危害发生。生产上自留种苗要选择提纯复壮的无病壮苗。外地引苗要实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处理,确保种苗安全。

  2.2实施土壤消毒,恢复活化土壤
  草莓长期连作,土壤病菌残存量大,尤其是根腐病、黄萎病、线虫病、炭疽病、灰霉病、芽枯病等病害逐年加重。生产实践上,除实行轮作倒茬外,施用棉隆加上太阳能高温熏蒸消毒处理土壤可以很好地控制这类病害。大棚草莓清园整地后,均匀撒施垄鑫棉隆15kg~25kg/667m2,旋耕混土后覆膜熏蒸,能有效杀灭土壤耕作层内的线虫、地下害虫、土传病菌以及杂草种子。实施棉隆消毒后,使用宝地生生物菌扩培剂1kg~2kg/667m2,加水和红糖发酵后与商品复合肥混合基施,也可混施生物有机肥可施可立80kg~120kg/667m2,以补充有益生物菌群活化土壤,为草莓生长提供相对健康的土壤环境。

  2.3实行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病力
  一是推广前促、中控、后调的草莓育苗技术,培育健壮生产苗。即4月-6月促发子苗,7月够苗控苗,达到4万株/667m2左右,8月控氮控水,使用多效唑等调苗促分化。二是提倡避雨育苗,遮阴定植。避雨遮阴,降湿降温,减少日照,防止病害侵染,尤其可减轻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同时提高定植时草莓成活率,有利于花芽分化。三是在大棚生长期间,及时摘除老叶、弱叶和病果,拔除染病的匍匐茎和植株,并将其深埋销毁,严禁将植株病残体随意丢弃在田间或大棚周边,以防病菌借雨水等再侵染。四是在草莓定植缓苗成活后以及果实采收后,及时施用碧护或熵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平衡生长,提高“精气神”,诱导植株抗逆抗病。
  2.4加强棚室管理,搞好生态防控
  温湿度的控制是草莓棚室管理的关键。首先要开好棚周沟系,推行高畦栽培,保持棚室整洁通透,防止棚内积水,有效控制水分的散失和棚膜内壁结露,还要重视掀膜换气,即使寒冷的冬季也不例外,以降低棚室的湿度,减少病果、烂果以及病害发生。其次要采用黑地膜全覆盖,实行膜下灌水补肥,避免膜上积水,做到湿而不涝,干而不旱,增温降湿,控制根腐病、白粉病、灰霉病等发生危害。第三在开花和果实生长期,加大放风量,将棚内湿度降至50%以下,将温度提高到35℃,闷棚2h,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次~3次,可有效防控灰霉病。

  2.5抓住关键时期,提倡早防早治
  实践证明,预防早治能有效防控草莓炭疽病、根腐病、白粉病和灰霉病等主要病害。一是搞好种苗带药出嫁。在起苗前一周,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彻底喷雾一次,达到给苗“洗澡”的程度。二是实行垄面土表消毒。结合使用封闭性除草剂,施用施碧佳土壤消毒组合,清洁土壤,杀菌防病。三是严格种苗浸根。尤其对外来苗要进行严格的浸根处理,使用适苗安草莓专用浸根组合,既杀菌,又促根,缓苗快,成活率高。四是定期施药预防。草莓缓苗活棵后和覆膜扣棚前后是防治草莓病害的关键时期,要使用对口药剂,每隔10d-15d使用一次,连续用药2次~3次,主要顸防炭疽病、白粉病、蛇眼病、芽枯病等病害。

  2.6选好对口农药,确保防治效果
  选好对口农药,科学合理用药是保证大棚草莓病害防控效果的关键。要全程优先选用植物源和生物农药,草莓花前果后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花果期或连续阴雨天采用烟熏法、粉尘法防治。要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以防产生抗性。
  炭疽病在发病前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或80%波尔多液可湿粉剂(普展),或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或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或70%丙森锌可湿粉剂等喷雾预防。在发病初期选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或6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或25%咪鲜胺乳油、或68.75%噁唑菌酮水分散粒剂等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每7d-lOd用药1次,连续防治2次~3次。以上药剂也可兼治蛇眼病、芽枯病等病害。
  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或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或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0%嘧菌·乙嘧酚悬浮剂,或99%矿物油乳油等,在发病中心及周围重点喷施,药剂交替使用,每7d-10d用药1次,连续防治2次~3次。施药时混用安融乐助剂效果更佳。防治白粉病应于叶面、叶背均匀喷洒,确保防效。在盛花期应使用硫磺熏蒸防治。
  灰霉病以预防为主,花序显露到开花前选用木霉菌可湿粉剂,或80%波尔多液可湿粉剂,或40%嘧霉胺悬浮剂,或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或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或62%嘧环·咯菌腈水分散粒剂等喷雾,药剂交替使用,每7d-lOd用药1次,连续防治2次~3次。在连阴雨低温寡照和盛花期,使用百菌清、腐霉利或其复配等烟雾剂,于傍晚时分放置于棚内点燃闭棚过夜,连熏2次~3次。
  根腐病属于土传病害,若发现植株染病,要先挖除病株,对病株穴周灌药消毒,再全田施药喷雾,预防病害发生蔓延。药剂可选用80%波尔多液可湿粉剂,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或6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或30%甲霜·嗯霉灵水剂或50%咯菌腈可湿粉剂等。


(朱国芳  向发云  周扬  关池迎)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