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因气候的异常,耕作方式变化及大范围跨区机收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南方秋播作物种传和土传病害发生种类不断增加,危害程度也有加重之势,地下害虫及农田杂草在一些地区持续重发,对秋播作物生产构成了一定威胁,为获取麦类高产丰收,在开展秋播时要高度重视种子处理和农田病虫杂草的防除工作。
病虫草害的发生态势
1.种传和土传病害发生种类日益增多,在一些地方已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据调查,在麦类种植区,种传和土传病害种类近10种左右,如小麦的纹枯病几乎年年重发,气候条件对其发生有利,麦区每年防不胜防,依然带来不小的损失。小麦的黑穗病、全蚀病、胞囊线虫病、叶锈病、根腐病、黄花叶病、网斑病等等,其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均有扩大和加重之势。特别是腥黑穗病、条纹病和根腐病已在一定范围内严重发生,威胁麦类的高产丰收。
2.地下害虫危害加重。因其危害造成麦类生长受阻,严重发生时造成断垄缺苗,有的因受地下害虫危害生长不良,难以形成丰产的苗架,尤以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为重,每年因虫源广、发生基数大、其危害不容忽视。
3.麦田草害防除难度大。农田杂草种类多,而且抗性提高,有的原来不显眼的杂草,而今已成为危害麦类生长的优势种群。加上因前作晚稻收割期推迟,造成秋播作物播期延后,特别是稻套麦面积每年增大,对麦田杂草发生有利,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采取有效措施防控
一、运用农业措施预防土传和虫传病害。
1.推行轮作换茬。轮作换茬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通过轮作换茬可以打断病虫害的生长和传播环节,对麦类生长有利。小麦梭条花叶病、大麦黄花叶病发生严重的麦田,可以改种油菜、蔬菜等;发生梭条花叶病的小麦田可以改种大麦,发生黄花叶病的大麦田可以改种小麦;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发生严重的区域,坚决杜绝稻麦连作。
2.选用抗病品种。不同麦类品种间对病害的抗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生大麦黄花叶病的地区宜选用苏啤3号、苏啤4号等品种,小麦梭条花叶病病田可选用宁麦13、郑麦9023等品种。
3.耕翻播种,在稻套麦种植区,最好实行翻耕灭茬播种,这样可以消灭大多数的传毒昆虫灰飞虱,降低其越冬基数,对防治麦类的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可以起到降低传毒虫媒数量的作用。 同时翻耕播种对控制麦田杂草十分有利。
4.播前晒种。播种前晒种2-3天,可促进种子后熟,打破种子休眠期,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出苗整齐一致,提高抗病性,晒种还可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降低发病基数。
二、搞好种子处理,预防种传和土传病害。
1.沼液浸种。
沼液浸种可增强幼苗体内酶的活性,促进小麦分蘖,幼苗健壮生长,提高小麦的抗病、抗虫、抗逆能力,为丰产奠定基础。据试验,经过沼液浸种的小麦可增产12%~18%。浸种方法:将晒过的种子装入透水性好的塑料编织袋内,种子量占袋子容量的2/3,将种子放入正常产气并经多次搅拌的池中压入沼液中,浸种6-8小时,取出种子袋,用清水洗净,把种子摊在席子上,待种子表面水分晒干后即可播种。
2.药剂拌种。
对小麦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实现“从头开始保护”是病虫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农药包裹在种皮表面,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可直接杀灭种子内外携带的病菌,对种传病害最有效;药剂处理种子还能在种子及幼苗根茎部形成保护屏障,抑制根际土传病菌和地下害虫侵袭,从而控制多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药物还可由根部吸收传导到幼苗各部位,对多种苗期病虫害产生较好的控制效果。
药剂处理麦种的方法很多,如防治小麦纹枯病、黑穗病,可选用立克秀(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水300毫升拌种或包衣20~25公斤麦种。防治小麦全蚀病,选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20~30毫升加水0.5~0.75公斤,拌麦种10公斤左右,拌种后堆闷6-12小时,晾干后播种。防治小麦根腐病,用24%唑醇·福美双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50包衣。对小麦胞囊线虫重发区,可用阿维菌素微胶囊剂拌种。防治大麦条纹病、网斑病,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克拌1公斤麦种。防治大麦坚黑穗病,可用立克秀(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0.03%~0.05%或三唑酮按种子重量0.015%~0.02%拌种。对于精选商品小麦种,在墒情适宜、利于出苗的情况下,可以每亩用矮苗壮20克加水0.5~0.75公斤稀释后拌种6~10公斤,促进生根、发蘖、壮苗,要求拌种均匀,现拌现播。
3.带药拌种防地下害虫。
对蛴螬、蝼蛄发生普遍的田块,要主动用药防治。①毒土法。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250~300毫升拌细土25公斤,均匀撒施,耙入田中,对蛴螬、蝼蛄均有较好的防效。②拌种法。以蛴螬危害为主的田块,可用40%辛硫磷乳油15毫升加水1公斤拌麦种10公斤,堆闷2-3小时后播种;以蝼蛄危害为主的田块,可用40%乐果乳油20毫升加水1公斤拌麦种10公斤,待药液干后播种。对个别前期防治效果差的稻田灰飞虱发生严重,引起穗部发黑长霉,严重影响灌浆结实,必须突击防治,以免在秋播麦类作物上传播病毒病。防治方法:每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成熟期较早、在半个月内即可收获的田块不能用药。
三、合理除草。
播后苗前墒情适宜时,每亩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25~150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封杀杂草。越冬前对播后苗前没有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封闭处理效果不理想,杂草发生量达防治指标的田块,及时根据草相喷药化除。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杂草2~4叶期每亩用骠马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60~8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小麦4~5叶期、杂草出齐后,每亩用使它隆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4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将相关药剂混配使用。开春后日平均气温回升至8℃左右时,可依据草相选择合适的药剂在小麦拔节前化除。注意掌握冷尾暖头天气施药,避开寒潮来临前用药,以防发生药害。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 曹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