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的时期,同时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辛集市小麦穗期应主要注意麦蚜、吸浆虫成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病虫的防治,另外注意禾本科杂草的拔除、全蚀病的识别标记和处理。根据市植保站监测,预计麦蚜大发生、白粉病中度发生,赤霉病、锈病偏轻发生。由于去年秋季小麦播种量较大,目前小麦群体普遍偏大,加上冬季干旱、春季气温忽冷忽热,旱寒交融,部分麦田发生冻害,小麦苗情复杂,以上特点使麦田病虫发生复杂,农民要因地制宜搞好病虫综合防治。
一、当前主要病虫草发生特点
1.小麦蚜虫。麦田常发性害虫,以麦二叉蚜和长管蚜为主,前者危害小麦中下部叶片,后者危害麦穗。据定点监测,4月10日始见蚜,4月15日调查平均百茎蚜量10.1头,最高百茎蚜量18头,有翅蚜占28.6%,田间蚜株率平均4%。4月20日调查,靠近村庄、树下的蚜虫数量较大,上升较快。麦蚜发生早晚与4月中下旬的气候密切相关,结合当前气象分析预计麦蚜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接近常年。
2.小麦吸浆虫成虫。小麦抽穗后扬花前发生,成虫发生期3~5天,今年预计成虫盛发期在4月28日至5月2日。成虫防治时间短,要在蛹期防治的基础上用药,压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
3.小麦白粉病、锈病。目前尚未发现,但4月中旬以来降雨较多,利于病害发生,特别是由于今年小麦群体偏大,田间小气候适合,预计发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若5月上旬阴雨天气较多,盛期将提前。
4.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品种、密度和抽穗灌浆期的降水关系密切,小麦品种中以石新733、828较感病,这些品种要注意防治。小麦扬花阶段如果连续出现3天阴雨天气,赤霉病将会流行。
5.禾本科杂草。当前是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为雀麦)最容易识别的时期,也是拔除的关键阶段。由于雀麦抽穗早,成熟早,要在小麦抽穗前彻底拔除干净,以除后患。
6.小麦全蚀病。小麦抽穗后病株开始干枯死亡形成白穗,灌浆期症状最明显,田间出现成簇、点片、顺行打绺发展,茎基部变黑有黑膏药状物。全蚀病在辛集市为零星发生,但由于其危害大,一旦发生难以根除,并且是检疫对象,因此要在5月下旬症状明显时期识别拔除,并做好标记以便进行处理。
二、穗期病虫综防
1.防治策略。吸浆虫发生区域:以吸浆虫成虫防治时间兼治早期蚜虫。非吸浆虫发生区:麦蚜达到指标开始防治并兼治或预防白粉等病害。病虫防治时同时加入叶面肥达到一喷多效。
2.防治指标。①麦蚜:百穗蚜量300~500头、天敌益害比1:80~100,蚜株率15%~30%时用药。②吸浆虫成虫:5月初早晨或傍晚扒开麦垄一眼可见2~3头成虫时用药。③小麦白粉病:病株率15%或病叶率5%时用药。④小麦锈病:病株率5%,病叶率1%时用药。
3.药剂配方。①亩用10%吡虫啉或5%啶虫脒15~20克+高效氯氰菊酯或功夫菊酯30毫升;40%辛硫磷30毫升+菊酯类农药30~40毫升。防治吸浆虫成虫和麦蚜。②在上述杀虫剂配方的基础上亩加入20%三唑酮50毫升或者是12.5%烯唑醇(禾果利)20克可预防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100~150克预防干热风。
以上药剂亩用水量30~45公斤均匀喷雾,用药后注意检查防效并及时补治。
另外,小麦扬花期遇雨要防治赤霉病,亩用50%多菌灵或者70%甲基托布津75~100克对水30~45公斤喷雾。感病品种石新733、828必须防治,扬花初期喷第一次药,一周后再防治一遍,注意要对准穗部均匀用药。
病虫综防时要有针对性地对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进行混合复配,混合使用的药剂要随配随喷。同时麦田禁止使用高毒农药。
三、及时清除杂株、病株小麦抽穗后要及时拔除麦田禾本科杂草及小麦全蚀病病株,减轻来年病害和杂草的危害。麦田禾本科杂草要在小麦抽穗前拔除干净,最晚不应晚于5月15日。发现小麦全蚀病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毁并做好标记,小麦收获时要单机高茬收割,并用多菌灵每平方米5克进行土壤处理。
辛集市植保站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