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根据当前麦田病虫发生情况、小麦长势,结合省气象台4-5月份天气预报及相关病虫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省小麦穗期病虫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略重于去年同期。其中白粉病大部中等,局部沿山旱地及高水肥、大种群麦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0万亩;叶锈病、纹枯病偏轻流行,发生面积120万亩左右;小麦黄矮病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0万亩;小麦全蚀病、黑穗病在运城、临汾、晋城麦区局部地块有重发可能,发病面积50-70万亩左右;小麦吸浆虫中等发生,运城的永济,临汾的尧都、洪洞等局部麦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防治适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麦穗蚜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00万亩,防治适期为5月上、中旬。
今年小麦条锈病在西南、汉水流域麦区早发、重发,目前已扩展蔓延至黄淮麦区,并呈现出快速流行地严峻形势,对我省南部沿黄流域麦区构成严重威胁,预计小麦条锈病在运城常发区中等流行,面积在150-200万亩,流行高峰在5月上、中旬。
二、预报依据
1、当前虫情 受上述气候的影响,截至4月16日,全省春季小麦病虫发生面积1060万亩次,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麦蜘蛛在南部麦区大面积发生、严重为害。蚜虫、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等病虫与常年同期持平略偏低。具体情况如下:
麦蜘蛛总体偏重、局部大发生,有虫面积450万亩,达标面积230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50和100万亩。主要发生在运城、晋城、临汾的旱地及扩浇麦田。4月8日,全省调查统计,麦蜘蛛田间种群密度显著高于常年,一般田块尺行长有虫200—550头,受害最重的田块达到2000-3000头,分别明显高于去年高峰期的100-120头和1000头-2000头;小麦蚜虫轻发生,全省有虫面积270万亩,尚无达标田块。4月7日调查,运城麦区平均百茎有蚜5-18头,最高30头,平均虫口密度明显低于常年同期的100-150头。临汾市平均百株蚜量2-3头,最高15头,与常年同期持平;小麦吸浆虫全省有虫面积90万亩,较上年减少30万亩。淘土调查平均每小方有虫5-8头,最高61头。
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今年小麦白粉病发生迟,目前处于发生初期,发生程度轻于常年同期,发生面积150万亩,达标面积50万亩,主要发生在晋南麦区的沿山旱地和高水肥、大种群麦田,多在下部叶片及茎杆侵染为害。近期调查,全省病田率为15%,一般田块病叶率为3-5%,严重田块最高35%,低于2008年同期;小麦纹枯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100余万亩,发病程度轻于上年同期。主要发生在运城、临汾麦区的水地麦田。4月上旬调查,平均病田率为5%,病株率一般为3-5%,病情指数为2.5-5.1,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小麦黄矮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4月上旬调查,平均病田率为8%,病叶率为2-5%。截止目前,全省调查尚未发现锈病为害,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常年相当,叶锈病轻于常年同期。
2、气象因素
据省气象台预报:2009年4月,全省降水量为12~42mm。与常年同期相比,吕梁市南部、长治市南部、临汾市、运城市和晋城市偏多1~2成,北中部大部分地区偏少1~2成。5月,降水量介于24~56毫米之间,除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偏少1~3成外,其它地区均较常年偏多1~3成。4、5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略偏高至偏高,气候条件总体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有利。其中4月中下旬运城、临汾偏多的降水,将有利于吸浆虫的出土羽化和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的流行蔓延。5月份普遍较高的气温将为麦穗蚜的发生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3、生态条件
受冬春持续干旱少雨,及近期低温冻害和麦蜘蛛为害影响,目前全省小麦苗情比例为3:3:4(去年同期为4:4:2),旱地小麦苗情普遍较差,抗病虫能力减弱。今年我省麦区主栽品种有晋麦系列(如晋麦37、47、53、67)以及邯6172、临丰615、运9805、济麦21号、烟农19等大部分品种对穗期主要病虫(吸浆虫、穗蚜、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抗性较差,旱地小麦品种不抗白粉病在生产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三、防治建议
穗期是小麦病虫盛发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生产中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自身抗病虫能力,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以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当麦穗蚜百株蚜量高于500头时,可选用吡虫啉、抗蚜威等高效、低毒农药对水喷雾防治;小麦吸浆虫常发区在小麦抽穗、未扬花前选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每亩200~250毫升加水2.5公斤,拌细砂土30~35公斤顺麦垄撒施地面,杀死上升地表的幼虫和蛹,撒施后及时用木棍轻轻拍打麦苗,以便毒土充分撒落地表。5月上旬,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亩25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兼治麦蚜、粘虫和麦叶蜂;此外需注意的是在麦蚜、吸浆虫、白粉病、锈病等病虫混发区,提倡推广“一喷三防”技术,按常规药量,采取杀菌剂、杀虫剂与磷酸二氢钾混配喷雾防治,达到防虫、治病、抗干热风和节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