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到农村调查农业生产时,看到一部分农户的葡萄园果实采收之后,有的葡萄叶片出现黄色病斑,严重的叶片已经脱落。据现场考察诊断,这是一种褐斑病。
褐斑病在我国的葡萄产地均有发生,但发病程度各有不同。干旱年份、排水较好的葡萄园发病较少、较轻,管理较差、偏施氮肥的葡萄园和秋雨较多的年份发病较多、较重。
由于病原菌不同,褐斑病有两类不同的症状,一种褐斑病由于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病菌开始从植株下部叶片入侵发生危害,然后再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主要危害叶片,不危害果实。入侵初期,侵染点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斑状斑点,颜色由淡褐转褐色至赤褐色,周缘黄绿色,后期斑块相连形成大斑块,下部叶片先枯死,上部叶片有灰色霉状物,有的还呈霜霉状,制造养分的光合效率大为下降。另一种是束梗尾孢菌寄生引起的,侵染点发病出现黄绿色小圆斑,并逐渐扩大为3毫米左右的茶褐色病斑,病斑部的叶肉组织枯死,后期叶背面病斑生出黑色霉层。植株种植过密,地面湿度较大,发病程度就较重。
褐斑病的病菌分生孢子有很强的生命力,可以附着在枝蔓表皮上潜伏越冬,来年再借助风雨或者人工田间操作进行扩散危害。当遇到高湿天气时,就可乘机从叶片的背面气孔入侵,7~9月可以反复多次入侵,当高湿时间延长时,还可重复两次发病,葡萄减产幅度就会更大。
对葡萄褐斑病,要根据其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从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两方面入手,及早做好预防。
农业防治来:一是密度不能过大,一般行距2.0~2.5米,株距1.0~1.5米;二是平衡施肥,切忌偏施氮肥,氮磷钾肥的比例以1.0:0.5:1.0为宜;三是开好“三沟”,降低湿度,利于排灌;四是彻底清除葡萄园中的残枝落叶,带出园外烧毁,减少病原菌基数。
化学防治来:一是在葡萄发芽前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二是6月份喷施1:1:200倍的波尔多液;三是在易发病的7~9月可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者40%乙磷铝(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