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酸性或碱性过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从而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除化学试剂测定外,还有如下简法识别土壤酸碱性。
一、感观判断。一般酸性过大的土壤湿时糊烂,干时则结成大硬块。在碱性过大的土壤中,雨后地皮结皮,干时松散。将松散土壤放入水搅浊、澄清后取澄清液煮干,底层有少许白霜状。
二、按指示植物判断。若地块上或近处有以下植物生长茂盛(生长良好),可对比识别:铁芒箕、马尾松、杨梅、算盘子、映山红喜欢生长在酸性黄壤土中,被确认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蜈蚣草、园叶乌柏,喜欢在带碱性的石灰性土壤上生长,被确认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喜欢在强碱性的碱土上生长的碱蓬,被确认为碱土的指示植物。
1、 看土源:一般采自山川,沟壑的腐殖土,多呈黑褐色,比较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是比较理想的酸性腐殖土。如:松针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2、看土色:酸性土壤一般颜色较深,多为黑褐色,而碱性土壤颜色多呈白、黄等浅色。有些盐碱地区,土表经常有一层白粉状的碱性物质。
3、看地表植物:在野外采掘花土时,可以观察一下地表生长的植物,一般生长野杜鹃、松树、杉类植物的土壤多为酸性土;而生长柽柳、谷子、高梁等地段的土多为碱性土。
4、看质地:酸性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强;碱性土壤质地坚硬,容易板结成块,通气透水性差。
5、凭手感:酸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种“松软”的感觉,松手以后,土壤容易散开,不易结块;碱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种“硬实”的感觉,松手以后容易结块而不散开。
6、看浇水后的情形:酸性土壤浇水以后下渗较快,不冒白泡,水面较浑;碱性土壤浇水后,下渗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有时花盆外围还有一层白色的碱性物质。
7、用pH试纸来测土壤的酸碱性,方法为:取部分土样浸泡于凉开水中,将试纸的一部分浸入浸泡液,后取出,观察其颜色的变化,然后将试纸与比色卡相比较,若pH值=7,土壤为中性;若pH值<7,则为酸性;若pH值>7,则为碱性。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
土壤酸性如果过大,一般可每年每造施石灰25公斤左右,且施足农家肥,切忌只施石灰不施农家肥,否则,土壤反而变黄变瘦。也可施草木灰40~50公斤,中和土壤酸性,更好地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土壤肥力,供作物吸收利用。而对于碱性土壤,通常亩用石膏30~40公斤作基肥施入改良。
1、土壤酸性土改良。经常使用石灰。达到中和活性酸、潜性酸、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
沿海地区使用含钙的贝壳灰。也可用紫色页岩粉、粉煤灰、草木灰等。
石灰施用量:生石灰需要量(g/m2 )=阳离子代换量*(1—盐基饱和度)*土壤重量*28*1/1000
2、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的人工酸化。露地花卉可用硫磺粉(50g/平方米)或硫酸亚铁(150g/平方米),可降低0.5~1个pH单位。也可用矾肥水浇制。
3、碱性土壤。施用石膏,还可用磷石膏、硫酸亚铁、硫磺粉、酸性风化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