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枝黄花
学 名:Solidago Canadensis L.
英 文 名:Canadian goldenrod
别 名:黄莺、米兰、幸福花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长根状茎。茎直立,高0.3~2.5米,全部或仅上部被短柔毛。叶互生,离基三出脉,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表面很粗糙,边缘具锐齿。头状花序小,在花序分枝上排列成蝎尾状,再组合成开展的大型圆锥花序。总苞具3~4层线状披针形的总苞片。缘花舌状,黄色,雌性;盘花管状,黄色,两性。瘦果具白色冠毛。花果期7~11月。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在北半球温带栽培和归化。
入侵历史: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20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杂草。各地作为花卉引种,目前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州、江苏、江西等地已对生态系统形成危害。
入侵危害:以种子和根状茎繁殖,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迅速,生态适应性广阔,从山坡林地到沼泽地带均可生长。常入侵城镇庭园、郊野、荒地、河岸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等处,还入侵低山疏林湿地生态系统,严重消耗土壤肥力;花期长、花粉量大,可导致花粉过敏症。
防治方法:手工拔除并彻底根除其根状茎;采用草甘膦等除草剂进行喷施防除。
蒺藜草
学 名:Cenchrus echinatus L.
英 文 名:Bear grass
别 名:野巴夫草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秆扁圆形,基部屈膝或横卧地面而于节上生根,下部各节常分枝。叶鞘具脊;叶舌短,具纤毛。总状花序顶生,穗轴粗糙;小穗2~6个,包藏在由多数不育小枝形成的球形刺苞内,椭圆状披针形,含2小花,第一颖具1脉,第二颖具5脉,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第二小花两性。刺苞具多数微小的倒刺,总梗密被短毛。在潮湿的热带地方终年可开花结实。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934年在台湾兰屿采到标本,现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和云南南部等地。
入侵危害:常生于低海拔的耕地、荒地、牧场、路旁、草地、沙丘、河岸和海滨沙地;刺苞倒刺可附着在衣服、动物皮毛和货物上传播;为花生、甘薯等多种作物田地和果园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杂草,入侵后能很快扩充占领空地,降低生物多样性;还可成为热带牧场中的有害杂草,其刺苞可刺伤人和动物的皮肤,混在饲料或牧草里能刺伤动物的眼睛、口和舌头。
防治方法:在花期前喷施克无踪、草甘膦等除草剂。对于草场、草坪应及时刈割以防止其开花结实导致自然传播扩散。
银胶菊
学 名: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英 文 名:Common parthenium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6~1米,多分枝。茎下部和中部叶卵形或椭圆形,二回羽状深裂,上面疏被疣基糙毛,下面被较密的柔毛;上部叶无柄,羽裂或指状三裂。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2层,每层5枚;舌状花5枚,白色,先端2裂;雄蕊4枚;冠毛2,鳞片状。花果期4~10月。
地理分布:原产美国德克萨斯州及墨西哥北部,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924年在越南北部被报道,1926年在云南采到标本,现已入侵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和福建等地。
入侵危害:生于旷地、路旁、河边、荒地,从海岸附近到海拔1500米都有分布,在西南分布上限可达2400米;恶性杂草,对其他植物有化感作用,吸入其具毒性的花粉会造成过敏,直接接触还可引起人和家畜的过敏性皮炎和皮肤红肿。
防治方法:开花前人工拔除,生长旺季在其叶上喷施克无踪、草甘膦等除草剂。
黄顶菊
学 名: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
英 文 名:Coastal plain yellowtops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粗壮,有纵沟槽,高5-200厘米。叶有短柄,交互对生,长圆状矩圆形,具基出3脉,叶缘具齿。头状花序紧密地积聚在很短的花序梗顶端,呈平顶形伞房状或蝎尾状圆锥花序,花黄色,小花总苞片2~5枚,边缘花能育,舌状花长圆形,管状花冠筒不显著,雄蕊1。瘦果黑色,具10条纵肋,稍扁平,无毛。花果期6~10月。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北美归化。
入侵历史:于2000年发现于天津南开大学校园,目前主要分布于天津、河北等地,有继续扩散蔓延的趋势。
入侵危害:世界著名入侵种之一,恶性杂草,植株高大。种子4~6月陆续发芽,生长极快,适应性极强。严重消耗土壤肥力,导致农作物减产,其根系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其他生物生长,并最终导致其他植物死亡,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防治方法:及时人工锄草,或在苗期阶段适时喷施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