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是典型的根部病害,破坏小麦根系,使根系和茎基部1—2节像炭一样黑。病原为禾顶囊壳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混于种子间或粪肥中越夏越冬,成为初侵染源。小麦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播种后,病菌从麦苗根部、幼芽鞘等处侵入,返青后菌丝沿根扩展,侵害分蘖节和茎基部。土壤贫瘠尤其是缺磷田块发病重;偏碱性及团粒结构好的土壤发病重;播种过早,病菌冬前侵染早,侵染期长,发病重;地势低洼,多雨潮湿加重病情。播种晚,温度低,苗期则不易发病。该病发生后蔓延速度快,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从植株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至发病高峰年份后,病情则逐年下降,有自然衰退的现象。
小麦全蚀病的田间消长,包括冬前始病期,越冬缓慢发展期、病害盛发期及发病高峰期4个时期。冬前始期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田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处于较低水平,病株率一般在11%以下,病情指数在5以下,病株病级多在1级。病株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在地中茎或种子根上有黑褐色的侵染斑。越冬缓慢发展期为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上中旬,田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发展缓慢,病株率10%左右,病情指数在5以下,田间病株病级出现2级。病害盛发期为2月下旬至4月中旬,即返青拨节至孕穗期,由于气温上升和雨水增多,有利于全蚀病在田间扩展,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不断上升,病株率达20%以上,病情指数达10左右,发病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达70%左右,病情指数可达20左右,田间病株病级可达3—4级,到4月中旬重病田可出现明显矮化的发病中心,矮化苗根部和茎基部全部变黑腐烂,在抽穗前病株枯死。发病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即抽穗灌浆至乳熟期,田间病株率在30%以上,病情指数在20左右,重病田的病株率达80%以上,病情指数达50以上,病株病级出现5级。5月中旬出现枯白穗。
播种前用药拌种,是预防小麦全蚀病简便有效措施。目前登记用于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药主要有美国孟山都公司的125克/升硅噻菌胺悬浮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30克/升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河南中州种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0.8%腈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含腈菌唑0.6%、戊唑醇0.2),每100公斤小麦种子分别推荐用纯药20—40克、15—18克、20—26.67克拌种。冬前苗期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加水200公斤喷淋,返青后再用药一次,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小麦发生全蚀病后,用三唑类药对准株基部喷施,有一定的效果,但防效较差。农业防治,实行水旱轮作,如与水稻轮作2—3年,土壤中的病菌会基本上被消除。在旱改水困难地区,可实行小麦与油菜、花生、棉花、薯类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增施腐熟有机肥、耕翻土壤等有利于病残体分解,都有一定的控病作用。
(谭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