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主要为害幼苗根和地表以下茎部。腐烂的参根呈黑褐色湿腐状,后期糟朽状,仅存中空的根皮。被害参苗地上部早期无明显症状,中后期叶片褪绿变黄,萎蔫死亡。
病原: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真菌。病菌菌丝纤细,无色,有隔。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稍弯曲,具3~5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至卵圆形;菌丝和大型分生孢子上可产生淡褐色、圆形、厚壁的厚垣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可通过雨水、流水以及带菌堆肥传播蔓延。镰孢菌主要由伤口侵入为害。侵入后病部产生新的病菌,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人参根腐病病菌喜高温高湿,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9~32℃。主要发生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浸水,湿度过大,排水不良的参床易发病。常造成参根腐烂,参苗成片死亡。
防治措施:
(1)施入有机肥和生物菌剂进行土壤调理,抑制病菌繁殖。
(2)注意防雨、排涝、通风,保持稳定的土壤温、湿度;及时松土、除草,减少土壤板结,以利降湿和提高地温。
(3)土壤消毒:用99%恶霉灵粉剂10~20克/帘+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克/帘;或3%恶 甲水剂150倍液处理土壤。
(4)种子(栽)消毒: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5~10倍液拌种;50~100倍液拌种栽。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栽。(浸后要沥干,预防发生冻害。)
(5)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对病区进行消毒隔离。药剂采用恶霉灵、多抗霉素、恶·甲水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