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害虫的种类达数百种,其中危害严重的害虫约有20多种,尤其是梨木虱危害最重。近年来已成为南方梨区的重要害虫之一,已成为遍布各梨园危害的不可忽视的主要害虫。
危害情况。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梨芽、叶及嫩梢汁液,以若虫危害为主。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污病,滋生黑霉菌而污染叶片和果实,常会使叶片粘连在一起而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常导致落叶,使梨树出现二次萌芽和开花现象,造成树势早衰,给来年产量造成极大的损失。新梢被害后发育不良,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烟污状,影响外观品质,降低商品质量。
梨木虱春季成、若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危害,夏秋季则多在叶背吸食危害,在开展防治时,应针对不同季节危害的特性,合理地采用有效的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1。卵。长圆形,长0.3毫米,一端尖细,并延伸成一根长丝;另一端钝圆,其下具一细柄。1代卵初产银白色,经过2-3天由淡黄色逐渐转变成乳黄色,主要产在短果枝叶痕、芽痕处及芽眼间,往往排列成1条断续黄线;夏季各代卵初产呈乳白色,以后变黄变暗,多散产于幼嫩组织的茸毛间,如叶片正面主脉沟内和叶缘锯齿间。2。若虫。体扁圆型。初孵若虫体型小,似针尖,活跃,爬行快。第1代初孵若虫体色淡黄,复眼红色。夏季各代初孵若虫为乳白色,若虫稍大以后即转为绿色,但晚秋末代若虫为褐色。若虫经四次蜕皮羽化为成虫。2龄若虫最活跃爬行最快。3龄若虫翅芽增大呈褐色,突出在两侧。3。成虫。分冬型和夏型。冬型体形较大,体长3毫米左右,褐到暗褐色,具黑褐斑纹,前翅臀区具明显褐斑;夏型体长2.5毫米左右,翅黄绿色,无斑纹。冬、夏型前胸背板上均具有4条红黄色或黄色纵条纹。
发生规律。梨木虱在各地发生的代数稍有不同,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河北省北部一年发生3-5代,在河北南部一年发生6-7代;山东一年发生4-6代;江浙一年发生5代,湖南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在树皮缝内、杂草及落叶内过冬,早春树体开始萌动时的2-3月份即出蛰危害,3月中旬为出蛰盛期,出蛰后先集中到新梢上取食,补充营养,排泄白色蜡质物,而后交尾并产卵,发芽前卵产在枝叶痕处,发芽展叶期产卵于幼嫩组织茸毛内。叶缘锯齿间和叶面主脉沟内或叶背主脉两侧。若虫多群集为害,有分泌粘液的习性,若虫居粘液内为害,粘液还可借风力吹动将相邻叶片粘合在一块,若虫居内取食。成虫能飞、能跳,多在隐蔽处栖息为害。梨木虱的发生与温度和降雨有密切关系,在高温干旱季节或年份生生较重。反之,雨水多,气温低,则发生轻。为害期以6-8月最重。各代重叠交错,全年均可为害。雨季到来,由于梨木虱分泌的黏液招致杂菌,在相对湿度大于65%时,发生霉变。致使叶片产生褐斑并坏死,造成严重间接危害,引起早期落叶。
防治措施。由于若虫喜好阴暗,多居集在蚜虫危害造成的卷叶内或重叠叶片的缝隙内分泌粘液将躯体“淹没”;加之世代重叠,防治工作难度较大。防治梨木虱应重点抓住关键期,宜早不宜迟,并树立全年性综合防治的观念。物理生物和化学等防治措施相结合。1。彻底清除梨树的枯枝落叶和梨园杂草,刮除老皮,进入严冬浇冻水,以消灭越冬成虫。2。搞好冬剪和夏剪。修剪做得及时和到位,可以保证树体通风透光,便于喷药防治。果园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抗虫性。3。保护利用天敌,梨木虱的天敌有蓟马、草蛉、寄生蜂和瓢虫等,对控制其危害有一定的作用,应予保护和利用。在喷药防治时,尽量避开梨木虱跳小蜂、草蛉的发生高峰期,以保护梨木虱的天敌跳小蜂和草蛉。4。化学防治。应掌握在各代若虫初孵化尚未大量产生粘液以前,及时用药防治,防治重点抓住三个时期。一是越冬成虫蛰盛期。2月底和3月初气温较低,梨叶尚未长出,成虫暴露在枝条上,活动能力差,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选择晴朗天气,对树体地上部分的茎、干、枝、芽喷5%氯氰菊酸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1次。如上年梨木虱为害严重、成虫基数大,在一周后选择既杀成虫又杀卵的10%吡虫啉6000倍液或5%来福灵3500倍液,2.5%敌杀死3000倍液,再喷1次,主要喷药部位是一、二年生枝条和果台。二是第1代若虫发生期。一代卵孵化一般在梨树盛花后。此时,气温已经稳定,孵化比较集中,第1代若虫出现比较整齐一致,若虫期较长,可达20天,若虫分泌的粘液量也较少,利于集中消灭,是一年中药剂防治的又一个关键期。及时用药,效果很好。如不重视,以后将会造成梨木虱大发生。据观察黄梨落花达80%左右时,喷1次18%阿维菌素4000倍液、10%吡虫啉6000倍液和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防治率均可达90%以上。三是第2代若虫发生初期。第2代若虫发生期要抢先抓早进行防治,每间隔10-15天防治1次,交替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连续防治2-3次。发生严重的梨园,可在上述药剂及浓度下,加入助杀或消解灵1000倍液,以及有机硅等助剂,能明显提高药效。(曹涤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