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荸荠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门路,但由于连年种植,病虫危害也日益加重,特别是在8月底至9月初,田间病害会突然加重发生,几天之内地上茎呈现一片枯黄,防治上带来很多困难,现将常见的两种病害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荸荠秆枯病。秆枯病又名荸荠瘟或茎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为荸荠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发病率为35%-50%。严重时病株率达100%。病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鞘、茎、花器。叶鞘染病,初期基部出现暗绿色不规则水渍状斑,后扩展到整个叶鞘,病部干燥后呈灰白色并出现短条状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茎秆染病,初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或椭圆形至不定形病斑,病部凹陷变软,其上产生黑色小点。花器染病后也产生类似椭圆形至不定形病斑,多发生在磷片或穗颈部,终致花器枯黄坏死。湿度高时病斑上可产生浅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田间发病后,若遇上风雨相伴天气更易大面积流行,致使成片或全田枯死。侵染循环:荸荠秆枯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荸荠柱盘孢霉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或穿透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重复侵染。田间17℃-29℃,连续阴雨或浓雾、重露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防治措施:重病地区和重病田应推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小块种植,排灌分开,避免串灌和漫灌。早期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药封锁发病中心,防止病害蔓延。荸荠封行前后,按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要求,根据田间苗情、天气和病情喷药防治,隔7-15天一次,共防治3-4次。农药剂防治上,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育苗前对种球茎浸泡18-24小时,在定植前再将荠苗浸泡18小时。发现病株后,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402水剂2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此外,效果比较好的药剂还有,43%戊唑醇悬浮剂6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力脱(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等。在发病初期,每次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公斤喷雾,隔7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次后防效可达80%左右。 荸荠枯萎病。该病从播种至收获均可受害,发病后病情往往较重,常造成毁灭性损失。该病可侵害根、球茎和地上茎,播种至采收期都可发病,致荸荠烂芽、苗枯和球茎腐烂,尤以成株期受害重。幼苗或成株染病,地上茎基部初期变褐,逐步向上发展坏死,病株生长衰弱、矮化发黄,少数分蘖开始枯萎,终至全株枯死。根和匍匐茎染病,呈黄褐色至暗褐色软腐,致植株枯死或倒伏,局部可见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球茎染病,肉变褐腐烂,球茎表面可产生少许粉红色霉层。球茎发病,荠肉变成黑褐色并腐烂。侵染循环: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尖镰孢霉荸荠专化型真菌。病菌以菌丝潜伏在荸荠球茎上越冬,随球茎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使病害扩散蔓延。荸荠生长期偏施氮肥和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病害发生严重。该病可沿匍匐茎蔓延,形成发病中心。在秧田期及大田前期,常形成整丛黄枯,称为“整棵死”。至9月份病情盛发期,地下茎基很快腐烂,地上部表现为失水青枯,称为“青枯死”。失水的地上茎易拔起,基部软腐,并有微红色霉层;发黑腐烂的茎基部保湿一夜,可长出白色霉状物,这是识别该病的重要特征。从8月下旬开始,发病重的田块可出现发病高峰,严重的田块70%以上的植株会枯死。多数田块在9月上旬以前病轻,9月中下旬才突然暴发,有些甚至到10月初结荸荠时才暴发,症状为青枯死。到11月中下旬以后,气温进一步下降,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病害停止发展。防治措施:实行2年以上水旱轮作。选用无病种苗。种球种苗在播前或移栽前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24小时。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剂600-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隔15天喷1次,共喷5-6次。此外,还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施保克(25%咪鲜胺乳油)、敌力脱(25%丙环唑乳油)500倍液对荸荠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甲基托布津次之,代森锌、代森锰锌、恶霜灵锰锌等防治效果较差。即使是使用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也应着重做好种球消毒和种苗蘸根两个关键环节的工作,田间喷药掌握在发病初期进行,并注意多次喷药,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菌剂。 (李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