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豆龟蝽,又名豆圆蝽,属半翅目龟蝽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为害菜豆、扁豆、大豆、绿豆等豆科作物,以及刺槐、杨树、桃等多种其他植物,分布北起北京、河北、山西,南至台湾,东到沿海地区,西至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筛豆龟蝽以成虫、若虫在茎秆、叶柄和荚果上吸食汁液,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造成植株早衰,叶片枯黄,茎秆瘦短,花期造成花荚脱落,影响籽粒饱满,百粒重降低,对大豆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尤其对春大豆损失更重。 识别要点 ①成虫:体长4.5~5.5毫米,宽4~4.5毫米,扁圆形,背面隆起,淡黄褐或黄绿色,具微绿光泽,密布黑褐色小刻点;复眼红褐色;前胸背板有1列刻点组成的横线,小盾片发达,基部有一横沟。各足胫节整个背面具纵沟,腹部腹面两侧具辐射状黄色宽带纹。 ②卵: 圆桶状或长坛形,长0.6~0.7毫米,宽约0.5毫米,横置,一端(孵化口)为微拱起的假卵盖,另一端钝圆,从背面看,中部具纵凹陷,3条凹陷之间各呈窄纵隆起,初产乳白后转肉黄色。排成“人”字形双行卵块,个别有散产或不规则形。 ③若虫:共分5龄,初孵若虫淡黄色,体长1.2~2.4毫米,背中腹部桔红色,眼点红色,数小时后转为棕黄色,无臭液分泌;3龄若虫体黄绿色,体长2.8~3.2毫米,体形龟状,胸腹各节(后胸除外)两侧向外前方扩展成半透明的半圆薄板,开始分泌臭液;4龄若虫体草绿色,体长3.7~4.5毫米,翅芽明显出现,胸部背面棕褐色,体中央有黄色纵线;末龄若虫体长4.8~6.0毫米,体近圆形,淡黄绿色,密披黑白混生的长毛,其中以两侧的白毛为最长。 发生规律 筛豆龟蝽在浙江年发生3代;山东2代;广西3代;江西1~2代,以2代为主,世代重叠。以成虫在寄主植物附近的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中旬开始交尾,4月下旬陆续迁入春大豆田,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进入孵化盛期,6月中旬为第1代若虫高峰期,7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高峰,为害夏大豆。夏大豆7中旬出现迁入高峰并产卵,7月底至8月初为卵高峰,8月中旬为第2代若虫高峰期,8月下旬为第2代成虫高峰期,9月上旬出现第3代卵高峰,9月中旬出现第3代若虫高峰,10月上旬为第3代成虫高峰。当大豆收获后,成虫向山上迁移,多集中于向阳的灌木丛中栖息,至11月下旬起陆续潜入石缝、石块中,群集越冬。卵产于大豆等作物的叶片、叶柄、托叶、荚果和茎杆上,多产在豆叶背面,聚成两纵行“人”字形排列,共10~32枚。成虫、若虫均有群集性、假死性,并分泌臭液,喜聚在主茎上,常集成一团。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和杂草,并带出田外烧毁,冬耕灭茬,消灭部分越冬成虫。合理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精耕细作, 减少越冬虫源。选育和利用抗病虫品种,科学用水,施足基肥,加强田间管理,使大豆植株生长健壮,增强对筛豆龟蝽为害的抵抗力。发现卵块应及时摘除。筛豆龟蝽有假死性,可在大豆上震落捕杀。 ②药剂防治 筛豆龟蝽是刺吸式口器,且小盾片极大覆盖于整个腹部,致使一般药剂不易防治。防治适期,在2~3龄若虫发生盛期时,一般百株虫量有300~500只的豆田即须用药防治,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20%增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王迪轩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周国锋 桃江县武潭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