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由于受持续降雨天气影响,当前湖南水稻病虫害发生形势非常严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水象甲、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等水稻病虫害爆发成灾趋势极为明显,防控压力急剧加大。 今年湖南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呈现几大特点: 一是“两迁”害虫发生态势重,成灾风险大。据监测,近期稻飞虱迅速迁入湖南、波及范围广、迁入虫量大,为历史罕见。迁入虫量是去年同期的57倍,田间虫量之大历史罕见,平均虫量是历年同期的10倍以上,湘西、湘南部分地区单灯单晚诱虫量超万头,湘南部分地方百丛虫量超过1000头,高丘达8000头。稻纵卷叶螟在湘西、湘南也有大批量迁入,一些地方田间虫量达到大发生水平。 二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潜在成灾风险。伴随着稻飞虱的大量迁入与繁殖,由白背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爆发成灾的风险增加,目前湘南的永州等地早稻已有发生,发病明显早于往年。 三是水稻螟虫等常发性害虫、稻瘟病等流行性病害发生加重。水稻二化螟在湘中邵阳等地发生较重,枯鞘株率超过6%;近日持续的阴雨天气,也易导致稻瘟病发生流行。 四是稻水象甲疫情存在反弹迹象。稻水象甲第一代幼虫普遍比往年发生量大,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部分地方出现扩散蔓延态势。 五是环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发生加重。5月上旬监测,东方田鼠捕获率达到50%以上,接近特大发生年份同期水平,对环洞庭湖区水稻构成威胁。 面对今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的严峻形势,湖南省坚持“未雨绸缪,多措并举”,立足抗灾减损、虫口夺粮,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防控工作。今年的防控工作呈现出“早、准、快”三个特点。 一是部署行动早。2月份以来,省农业厅先后下发了病虫防控工作方案、技术要点及工作通知。召开了工作会议,对全年病虫防控工作作出部署和动员。5月中旬,针对稻飞虱大发生态势,省农业厅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基层农业部门将稻飞虱防治关口前移,压低虫口基数,控制毒源数量。 二是监测预警准。全省分区域设立了56个常发性病虫省级监测点,专门设立了22个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监测点,严密监测与测定传毒介体白背飞虱的消长动态及带毒率情况。省农业厅及时发布了病虫基础数据采集工作的意见,制定了病虫信息收集整理、会商和预报制度,在湖南农业情况通报上设置了病虫害灾情信息预警专栏。 三是信息传递快。畅通病虫信息传递渠道,完善了病虫情报、电视预报、手机短信与明白纸等预报形式,第一时间把病虫信息传递到村到户,指导农户及时开展以下防控。 当前,湖南已进入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做好病虫防控的监测、发动和指导工作,实行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应急防治和常规防治相结合,千方百计减轻病虫危害,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控工作,始终把它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来抓。 各级政府均成立了病虫防控指挥部。省政府设立了由10多个厅局负责人参与的植物疫情联席会议制度,对大面积病虫防控、重大疫情阻截实行岗位责任制。在明确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专家技术负责制”,各级政府相关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农业部门主要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有关专家是技术责任人。对因监测预警不到位错过防治时期,防治措施不力造成严重损失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严格追究责任。 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湖南省政府安排重大病虫防控经费3000万元,省农业厅采购了360万元应急防控物资,市县区政府安排5000多万元防控经费。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各地都成立了领导机构和专家技术指导机构,出台了鼓励扶持政策,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统防统治纳入了政府绩效考核特别是粮食生产目标考核范畴。部分地区“以奖代补”和按照实际服务面积发放政府补贴达10-30元/亩,初步统计今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达4000万元。 服务组织发展加快。据湖南省农业厅统计,截止5月20日,湖南全省新增公司型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311家,总数达1313家,从业人员17万多人,其中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持证上岗人员12.5万人,这些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与570万农户实际签订服务合同面积1517万亩,其中水稻1200万亩、柑桔200万亩、棉花100万亩。服务面积2万亩以上的有185家,10万亩以上的有33家,30万亩以上的有6家。 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确保统防统治组织做到服务平台建设符合统一规范,防控物资采购符合规定程序,防控技术方案符合绿色防控要求,服务合同细节符合范本内容,服务运行管控符合统一模式。 信息传递快。畅通了病虫信息传递渠道,完善了病虫情报、电视预报、手机短信与明白纸等预报形式,第一时间把病虫信息传递到村到户,指导农户及时开展防治。今年的宣传培训声势更大、范围更广、反响更好,营造了良好氛围,打破了农民不知情、不放心、不接受服务的发展“瓶颈”。 湖南全省“众志成城”,确保病虫害防控工作组织到位、技术到位、物资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决心打赢这场“虫口夺粮”的攻坚战。 (汪建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