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褐纹病又称干腐病,是栽培中常见的主要病害,如不及时防治,会使茄子生长不良,结果少、品质差、产量低,现将其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危害症状 该病自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可危害幼苗和成株的茎、叶、果,尤以果实受害较为严重。幼苗受害,在基茎部产生褐色凹陷病斑,条件适宜时迅速发展,绕茎一周,幼苗枯死倒伏。成株期发病,在茎上形成溃疡,凹陷成灰色干枯,皮层脱落,露出木质部。如在茎基部发生病斑,可使整株枯死。叶片发病初生灰白色小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斑,边缘褐色,中央浅黄色,长有小黑点,后期病斑愈合成片,叶枯,并形成轮纹。干燥时病斑破裂,阴雨或潮湿天气则溃烂穿孔。果实被害,产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凹陷病斑,常可扩大,侵害半个茄果,病部上密生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严重时全部腐烂,有时干缩为僵果而不脱落,茄果贮运期,该病可造成大量烂果。 发病病原 茄子褐纹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部的黑色小点粒便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而成的,分生孢子器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明显突出孔口,壁黑而厚,基部渐薄而不明显,病菌菌潮湿高温环境,产生适温为28-30℃,在多雨情况下生长最旺,因此在生长盛期和结实期多雨时,就常会造成褐纹病的流行和危害。 侵染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部或以分生孢子器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种子带菌时引起幼苗猝倒,土壤带菌多时造成茎基部发病呈溃疡状。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从茄子表皮或伤口侵入。夏季高温、连阴、多雨等气候因素为发病的有利条件。在地势低洼地、连作地、栽植过密及偏施重施氮肥地发病严重。在栽植区,一般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5月上中旬发展迅速,6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株留种、采种,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病果,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2、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长茄子比圆茄子抗病。绿皮茄比紫皮茄抗病。如三月早茄、春秋早茄、渝早茄4号等都是较抗病品种。 3、播种育苗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先把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15分钟,或在50℃温水中浸30分钟,或者用福尔马林800倍液浸种15分钟,晾干后随即播种。 4、苗床消毒灭菌。播种前对苗床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10克,或50%福美双8克加干细土20公斤拌匀后,1/3药土用于铺底,2/3药土用于盖种,杀菌效果好。 5、加强栽培管理,尽可能选用无病地做苗床,播前用敌克松,多菌灵等药剂处理消毒,培育无病苗。适当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摘除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多施腐熟有机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在多雨季节,注意及时疏沟排水,防止渍涝,以降低田间湿度。对发病严重的地区,最好实行2-3年的与其他非茄科作物的轮作,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的效果更好。 6、化学防治。抓住发病始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病效果较好。 (李翠英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