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害所指范围很广,通常说的农业病虫害是指农作物的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一般分为病害、虫害和草害三类,主要区别在于:病害是病原微生物在农作物上发病所造成的破坏;虫害是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破坏;草害主要是杂草与农作物竞争造成的破坏。
四个条件影响农业病虫害发生
病虫害一年四季构成生活循环,每年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实际上就是作物生长的中期前后。
4月,从华北地区或者全国大部分地方来看,病虫害开始大范围出现,但并不是说4月就一定是农业病虫害发病率最高或发生量最大的时期。我们通常把病虫害分为三个时期:发生的始期、盛期和末期。4月份在全国尤其是华北地区处于发生的始期。
影响农业病虫害发生主要有四个条件。第一是气象、气候条件,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和降雨等常见气象要素;第二是可以提供病虫害营养的农作物,其生长发育阶段和状态是比较重要的;第三是天敌的制约作用,包括天敌的数量以及对病虫害控制作用的大小;第四是人类采取的管理方法,例如是不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是不是喷洒了农药等。
气象、气候条件与农业病虫害的关系最直接。昆虫是变温动物,随着温度升高,昆虫的体温也高,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理生化反应速度加快,对昆虫的生长发育起加速作用,但是如果温度特别高,对昆虫的发育和繁殖又有抑制作用,甚至有致死作用。因此天气、气候对病虫害的影响,主要考虑的是天气条件是否超出病虫害适宜生长发育繁殖的气象、气候条件范围。
利用气象条件防治 环保又经济
天气、气候条件影响病虫害防治的次数、时间和方法,充分利用气象、气候条件便可以对农业病虫害进行有效的、环保又廉价的防治。预测、预报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盲目用药,减少农药的使用,并且尽量用农药替代技术。
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包括气象条件),人为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达到消灭病虫害的方法。例如我们在山东成功地示范了根结线虫的物理防治。蔬菜地里有一种根结线虫,很难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在防治的时候,利用太阳能进行消毒,即在阳光充足时,用地膜把浇过水的土壤覆盖上,利用温室效应,土壤温度升得很高就能够对根结线虫起到抑制甚至杀死的作用。
物理防治中的有些方法如“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和蚜虫,就需要对气象条件严格掌握,在处理时间的把握上做到精确,以免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伤害了植物。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害虫的天敌来进行防治的方法,实质是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
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和环保,成本也比较低。 病虫害预测建立于气候预测基础之上
农业病虫害的研究需要长期的研究与积累。首先是灾害本身的识别技术研究。病虫害种类特别多,生物的类型、类群也很多,根据农业部的调查,农民咨询最多的科技问题就是病虫害识别的问题。其次是确定防治的时间、方法等。病虫害识别后,就要确定需不需要进行防治、什么时候防治、采用哪种方法进行防治,这就涉及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问题。
病虫害发生期的预测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大部分昆虫都遵守有效基本法则。关键是发生数量的预测。发生数量的预测是比较困难的,到目前为止,在生产应用上没有太多非常准确的方法,因为病虫害的预测是建立在气候预测基础上的,长期气候预测存在一定的难度,病虫害预测同样也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我们采用实时模拟的方法,就是根据实时的温度等气象数据建立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存活模型,用模型来预测将来发生繁殖的数量。从1996年开始研究,我们开发出的小麦蚜虫模型的预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预测的准确度大概达到90%。
正因为农业病虫害与气象、气候条件关系如此紧密,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很多的互动合作。最重要的合作就是气象资料的共享,在病虫害预测、防治的过程中,气象数据相当重要。目前有一个项目正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害虫的影响,气象数据资料和气候变化情景模拟数据都是至关重要的。
(景洪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