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治棉铃虫药效,是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应抓好三个关键。 一、三个掌握 1.掌握产卵规律,注意施药部位。棉铃虫产卵,多产在棉株顶部,果枝顶尖的嫩叶上,蕾柄和苞叶上。所以,施药的重点应在棉株顶部和果枝的嫩尖、蕾柄和苞叶上。 2.掌握孵化规律,注意适时防治。对棉铃虫要加强测报,掌握产卵高峰和孵化规律。孵化规律是,卵色头天白,二天黄,三天黑,四天孵化。孵化后二天危害生长点,四天迁移危害幼蕾。防治的适期,应在产孵高峰后,大部卵变黑或孵化未迁移前为佳。 3.掌握取食规律、注意施药时间。据观察、棉铃虫多在8—11时和15时以后活动取食,12—13时高温期很少活动。因此,施药时间应在活动取食时间为佳。不要在高温时施药,高温对施药易挥发分解,不仅操作人员易中毒,而且药效差。早上有露水施药,药液浓度易冲淡流失,附着力差,药效不佳。 二、三个注意 1.注意农药交替使用,要几种农药轮流交替使用。不要一种农药连续使用,防止棉铃虫对药产生抗性。 2.注意农药复配。农药复配能提高药效,延缓棉铃虫对药物产生抗性。农药复配时,要注意酸性和碱性农药不能复配。 3.注意配制农药浓度。农药配制浓度,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一定按农药使用说明倍数配足。加大浓度棉株易受药害,减少用量会降低药效。 三、增加药液用量,棉株均匀着药。药液用量与治虫效果十分密切,用药液量小,棉株喷施不匀治虫效果差。防治二代棉铃虫时,每667平方米用药液40—50千克;三、四代棉铃虫,海667平方米用药液80—100千克,棉株各部着药均匀,效果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