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委夜蛾是为害玉米的一种新害虫,2005年在河北首次发现,2007年在山东省德州零星发生,今年在临沂、枣庄、济宁等地夏玉米田发生严重。山东省植保总站近期组织专家对枣庄、临沂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全省已发生300余万亩,部分地块已造成毁种。据调查发生田玉米虫株率20%以上,严重地块可达30~50%,个别地块达90%以上甚至毁种。平均有虫3-4头/株,高的达到8~9头/株。 二点委夜蛾幼虫体色灰黄色,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白天弯曲“C”形呈假死状,晚上活动为害。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毫米,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体色灰黄色,头部褐色。老熟幼虫入土做一丝质土茧包被内化蛹,蛹长10毫米左右。 二点委夜蛾主要发生在秸秆还田且未灭茬地块,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苗,在玉米幼苗3~5叶期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在玉米苗8~10叶期主要咬断玉米根部,包括气生根和主根,造成玉米倒伏,严重者枯死。该虫喜阴暗潮湿畏惧强光,一般在玉米根部或者湿润的土缝中生存,受惊动后呈“C形”假死。由于其侵害部位以及形态上的相近,许多农民习惯把二点委夜蛾误称为“地老虎”。 目前,该害虫正处于低龄幼虫取食阶段,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如不能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威胁玉米生产。 山东省植保总站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二点委夜蛾发生动态的监测和预警,坚持系统定点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认真调查单株虫量、被害株率、发生面积。明确其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及时发布虫情预报或警报。作为新发、突发重大虫情迅速向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部门报告。必要时要及时采取撒毒饵或毒土、灌药液、喷灌玉米根部,结合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杂草等覆盖物等方法,及时进行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