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严重发生时可致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上海市于200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以来,经过几年的综合防治,水稻条叶枯病上升趋势有所缓解。根据今年5月下旬一代灰飞虱发生量、带毒率,以及主栽水稻的抗病性等因素分析,预计今年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自然发生面积约95万亩。为此,要求各区县认真做好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工作。 一、预报依据 1、一代灰飞虱虫量局部较高成虫发生期与水稻苗期吻合期较长。据全市5月25日~30日抽查166块麦田,一代灰飞虱平均每亩虫量为4.26万头,比去年同期的6.01万头减少了1.75万头;但今年麦子面积扩大到103万亩,比去年的73万增加了30万亩,田间灰飞虱的虫源量相对加大。同时今年一代灰飞虱的成虫迁移时期在5月21日至6月10日,与机插稻和早播直稻的苗期吻合期长达10天左右。据近期调查,未用无纺布和防虫网覆盖的稻麦共生地区,秧田自然迁入的灰飞虱亩虫6.5万头左右,最高达12万头。 2、一代灰飞虱带毒率仍较高,局部镇(场)超过大发生指标。全市5月26日测定了32个镇(场),平均带毒率8.39%,比去年同期的7.61%增加了0.78百分点。其中带毒率超过12%大发生指标的镇(场)为9个,占28.13%,与2010年相仿。 3、部份主栽水稻品种抗病性较差,往年局部地区自然发生仍较重。2010年面上普查,全市18个水稻品种中申优254、秀水128、花优14、秀水123、沪香粳19等品种田间条纹叶枯病发生普遍,据统计,2011年主栽品种与2010年基本相仿,其中申优254、秀水128、秀水123等品种种植面积约60万亩。 二、防治方法 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采用“切断毒链,治虫控病” 、“压低基数,重防一代”的防治策略,综合应用农业、物理、化学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灰飞虱的发生量和迁入稻田的数量,避免灰飞虱传毒危害。化学防治主要宜采用以下方法: 1、浸种处理:每亩稻种,用17%杀螟单·乙蒜素(菌虫清)可湿性粉剂30克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浸种处理,方法同种子处理意见。 2、用无纺布或防虫网覆盖的秧苗,在移栽前2天揭网后要及时进行施肥和喷药,使用药剂为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加清水20公斤防治。 3、未用无纺布覆盖的秧苗,6月1日前播种,在一叶期至一叶一心期第一次防治,隔5天左右第二次防治,以后根据灰飞虱实发情况进行防治,移栽前2~3天必须用药防治。 4、直播稻田防治:6月5日前播种的,在一叶一心至二叶期进行第一次防治;6月5日后播种的,在二叶至二叶一心期防治一次。 5、大田防治:6月下旬水稻进入分蘖期起,结合防治水稻螟虫、二代白背飞虱,兼治大田二代(6月下旬)、狠治三代(7月下旬)灰飞虱,控制水稻拨节期和穗期条纹叶枯病发生和流行。8月~9月结合防治褐飞虱,兼治灰飞虱。 三、防治药剂 防治灰飞虱药剂可选:(1)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20克/亩;(2)10%醚菊酯悬浮剂50~60毫升/亩;(3)30%混灭·噻嗪酮(抑虱净)乳油100毫升/亩;(4)40%毒·辛(惠螟)乳油100毫升/亩。 为了有效达到治虫控病的目的,在确定防治时,要根据不同虫态、不同虫量以及其它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分类防治;同时要交替使用药剂,一个生育期内同一药剂使用次数应控制在3次以下,并避免连续使用两次。 当大田分蘖前期发现有条纹叶枯病病株时,要及时人工拔除病株;同时,配合防治灰飞虱时可加入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水剂每亩150~25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隔5天再喷一次,可有效减缓病害扩展,恢复水稻生长。喷药同时可适当加入尿素或磷二氢钾,可有效减轻病害症状。拔除病株较多时,需适当加施速效肥,促进稻苗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