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是由我国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危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斐济病毒属(Fijivirus eoviridae),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 该病毒于2001年我国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2009年全国已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个水稻主产省(区)发生,发生面积约500万亩,失收面积10万亩。
危害水稻的症状
稻发病后典型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及茎秆出现条状乳白色或蜡白色,后变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须根、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剑叶或上部叶片可见凹凸的皱折,一蔸中有1根或几根稻株比健株矮1/3左右,半全穗。
1、典型症状
(1)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2)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约1~2 mm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异,早期感病稻株,病瘤产生在下位节,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
2、秧苗期症状
病株颜色深绿,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小而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植株矮小(不及正常株的1/3),后期不能抽穗,常提早枯死。
3、分蘖期症状
病株分蘖增多丛生,上部数片叶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主茎及早生分蘖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或穗小,似侏儒病。
4、抽穗期症状
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对抽穗迟而小、实粒少、粒重轻,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皱褶;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
发生规律与危害
1、传毒媒介和传毒
(1)传毒媒介:主要白背飞虱;植株之间不相互传毒;白背飞虱不经卵传毒;白背飞虱获毒时间为30min;传毒为15min。(2)传毒:病毒初侵染源以外地迁入的带毒白背飞虱为主,冬后带毒寄主(如田间再生苗、杂草等)也可成为初侵染源;带(获)毒白背飞虱取食寄主植物即可传毒。
2、易感病时期和产量损失
水稻感病期主要在分蘖前的苗期(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节以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为秧(苗)的2~6叶期。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的基本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产量因侵染时期先后造成损失在30~10%。
3、田间发生特点
随着病毒分布范围的扩大,发生会逐年加重;中晚稻发病重于早稻;育秧移栽田发病重于直播田;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稻;田块间发病程度差异显著,发病轻重取决于带毒白背飞虱迁入量;病害普遍分布,但仅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尚未发现有明显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4、调查内容和方法
(1)大田虫口密度调查。在中、晚稻穗期各调查1次。按不同移栽期,选择有代表性田5块,每块田随机取样5点,每点查20丛,调查虫口密度。 (2)成虫消长调查。结合其它害虫灯诱调查,进行灰飞虱灯下成虫消长调查,逐日记载灯下诱到的灰飞虱数量。 (3)发生情况调查。在中、晚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稳定期(齐穗期),对不同类型田、不同品种田分别调查。采用从田边到田内直线取样,每块田查500丛,分别计数发病丛数、发病株数,计算病丛率、病株率。
当前要做好晚稻发病情况普查,明确大面积发生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重发区作好冬前防控。
综合防控措施
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防治关键时期,在传毒媒介白背飞虱传毒之前将其消灭,控制病毒传播,并辅以其他措施,达到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目的
1、指导思想 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加强病虫监测预警,落实属地管理工作职责,加强宣传和培训,科学分类指导防控,强化专业统防统治,提升防控能力,提高防治效果,扎实推进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2、工作目标 白背飞虱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防治处置率达95%以上,防治效果达90%以上;历史发生区白背飞虱防治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造成水稻产量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技术措施
1、监测预警 (1)监测白背飞虱越冬虫源。利用白背飞虱成虫喜欢在玉米取食存活繁殖,且玉米对该病毒反应敏感、易于调查等特点,建立冬季玉米病虫观察圃。(2)监测白背飞虱带毒情况。认真做好冬种玉米、稻田灯诱和大田普查白背飞虱,监测白背飞虱带毒率。三是重点监测秧田及本田早期病害发生。调查4叶期以后的秧田和本田早期疑似病株,并及时采样送检(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叶色深绿,叶片僵直短小,植株矮化,丛生、根系褐化,基部节位有倒生须根,茎部有瘤突等)。
2、科学防控 采取“抓前期保后期,抓秧田保大田”的“治虫防病”策略,重点抓好秧田和本田分蘖期之前白背飞虱的预防和控制工作。(1)种子处理。在水稻播种时实行药剂浸种或拌种,减轻白背飞虱的危害。浸种浓度为10%优质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12h;拌种处理要求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先与少量细土或谷糠拌匀,再均匀拌1kg(以干种子计重)种子即可播种。 (2)秧田避虫。秧田应远离感病稻田和玉米田;采用防虫网覆盖保护或集中保护育秧。(3)健身栽培。水稻田翻耕犁耙减轻病虫源技术,适时播种,培养无病虫壮秧;合理密植,历史发生区适当加大播种量,移栽时剔除疑似病株,田间发现感病植株要及时拔除或踩入你种,减少本田毒源,并从健株上掰蘖补苗,重病田要及时翻耕改种;及时排水晒田,避免重施偏施氮肥等,创造不利于白背飞虱发生的生态环境,减轻病虫为害。(4)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本着治早、速效与持效的原则。1〉、秧苗防治。在秧苗一针一叶期用噻嗪酮或吡蚜酮对水喷雾;在移栽时实行带药移栽,施“送嫁药”或移栽时浸秧。2〉、大田防治。在拔节期前,如遇白背飞虱迁入峰,且带毒率高,选用噻嗪酮、吡蚜酮、醚菊酯、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白背飞虱。
3、统防统治 充分发挥专业统防统治的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农户开展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提高治虫防病技术到位率和防治处置率。加强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大力扶持和组建一批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专业化应急防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