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年秋苗发病面积小、菌源量少,西北地区秋冬连旱、西南和江汉地区1月份异常低温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冬繁面积小、病情轻。目前主要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湖北5省29市(地、州)93县(市、区)见病,发病县数比2010年同期多2个,比2009年同期少148个;除云南中西部、陕西南部出现点片发病外,其他大部地区病情处于零星发病阶段,西北地区秋苗主发区尚处于潜育越冬状态。截至2月12日,小麦条锈病冬繁面积26.1万亩,为轻发的2010年同期的47%,仅为重发的2009年同期的5%,显著轻于2001年以来重发年份的同期病情,是近6年冬季病情最轻的年份。近三年同期发病情况比较详见表。
2009—2011年小麦条锈病冬繁情况统计表
指标
省份 |
2011年(2月12日) |
2010年(2月10日) |
2009年(2月12日) |
见病面积(万亩) |
见病县数(个) |
见病面积(万亩) |
见病县数(个) |
见病面积(万亩) |
见病县数(个) |
云南 |
14.5 |
46 |
18.9 |
39 |
151.2 |
86 |
四川 |
11.2 |
41 |
18.8 |
40 |
154.8 |
99 |
贵州 |
零星 |
2 |
15.6 |
7 |
119.5 |
20 |
重庆 |
—— |
—— |
—— |
—— |
9 |
10 |
湖北 |
0.005 |
1 |
0.1 |
1 |
25 |
8 |
陕西 |
0.4 |
3 |
2.7 |
4 |
50 |
14 |
甘肃 |
—— |
—— |
—— |
—— |
7 |
6 |
合计 |
26.1 |
93 |
56.1 |
91 |
516.5 |
243 |
云南省发病14.5万亩,发生范围涉及大理、临沧、玉溪、昭通、楚雄、保山、普洱、文山、曲靖、丽江10个市(州)的46个县(市、区),与2010年同期比,发生面积减少4.4万亩,发生县数增加7个;发生面积和县数分别比2009年同期少136.7万亩和40个。其中,大理、临沧、玉溪等市(州)的12个县已进入点片发病状态,占发病县数的26%;其余大部地区仍为零星发生。
四川省发病11.2万亩,发生范围涉及甘孜、阿坝、凉山、绵阳、德阳、广元、南充、遂宁、资阳、攀枝花、内江、成都、眉山、达州14个市(州)的41个县(市、区),与2010年同期比,发生面积减少7.6万亩,发生县数增加1个;发生面积和县数分别比2009年同期减少143.6万亩和58个。其中,80%的见病县点始见期在12月中旬以后,接近2010年,比2009年推迟了10天以上。目前所有见病县点均处于零星发病阶段。
贵州省在毕节地区赫章县、六盘水市盘县零星见病,比2010年和2009年同期分别减少5个和18个县,病情显著轻于前两年同期。
陕西省发病0.4万亩,仅为2010年同期的15%,不足2009年同期的1%。安康市紫阳、汉中市宁强2县呈点片发生,南郑县零星发生,12月中下旬见病以来病情一直没有扩展。
湖北省在襄樊市枣阳县见病,目前发生50亩,冬前病点范围有所减小,病情未有新的扩展。
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秋苗主要发病区,目前病情处于潜育越冬状态。其中,陇南市武都区、文县等低海拔川坝地常年冬繁区,入冬以来一直未发现新鲜病叶。
2月中旬,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地区将陆续出现降雨(雪)和降温天气过程,低温对冬繁区条锈病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为气温回升后的扩散流行提供了有利的湿度条件。
根据天气及小麦品种抗性布局等因素综合分析,随2月下旬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在四川、云南、贵州、陕南、鄂北等冬繁区发生范围会逐步扩大,发生面积将有所增加;预计2月底,全国小麦条锈病冬繁面积可达50万亩。3、4月份,小麦条锈病在西南、江汉地区将进入春季流行高峰期,甘肃南部、陕西关中和河南南部等地在气温稳定回升、出现有效降水或田间湿度增大后,病情会陆续显现。
(病虫害测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