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迎来成立十五周年。当日,庆祝大会在南开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正名在会上表示,该中心研发的超高效创制除草剂使谷子、小麦增产1.28亿斤。
李正名在作工作报告时说,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根据联合国有关统计,第一年不使用农药农作物将减产30%,第二年不使用农药农作物将减产70%以上。因此农药涉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农药和医药产品几乎全部为仿制外国产品的现实情况,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创制除草剂单嘧磺隆(92825),这是我国唯一经过国家批准在谷田实用化的绿色除草剂。另外一个创制除草剂品种单嘧磺酯(94827)也进入到产业开发阶段。2003年至今,单嘧磺隆(谷友、谷草灵)已推广应用142.8万亩,单嘧磺酯(麦庆)已推广应用120.3万亩,使谷子、小麦增产1.28亿斤,节省劳力费用0.72亿元。
庆祝大会上颁发了突出贡献奖、杰出贡献奖、管理协作奖和优秀成就奖,向对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出贡献的人员表示敬意和感谢。
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5年成立,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从事新农药的创制,为新农药创制提供化学合成(含设计),生物测定,放样和中试数据;开展新农药开发研究,以创制的新农药候选品种为对象,进行化学化工试验、工程化技术、药效、安全评价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开展新农药工程化研究,完成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研究中心已建成新农药创制和研发基地、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中心、生物测定基地、分析中心、剂型车间、工程化与产业化基地,添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自主建成了新农药创制体系的基础与开发研究、中间试验、药效试验、工程化和产业化等环节组成的从创制到产业化全过程的新农药技术创新平台,聚集、造就了一支从事创制农药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团队。
以研究中心的技术和成果转化平台为依托,中心先后组建了以新农药开发为主的天津市绿保农用化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农药和医药中间体研发与生产为主的天津正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以香精香料研发与生产为主的南开大学生物化学科技开发公司。
研究中心自筹建以来,共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等国家和地方项目21项,申请和授权的农药发明专利达到了21项,获得了大量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天津市发明专利金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副校长许京军,以及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市科委、天津市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农药行业协会、河北省农科院、天津市武清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开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