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下称“中农集团”)旗下的中农立华(603970.SH)于2017年11月16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大涨44.02%,之后连续5个交易日均以涨停报收。至12月13日,中农立华报收28.91元,相比12.47元的发行价涨幅超130%。
财务数据显示,2014-2016年的三个年度,中农立华净利润分别为8072万元、8827万元和8172万元。2017年中农立华净利润取得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达7253万元,接近去年全年净利润总额。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上半年中农立华的利润大幅增长,是在化肥农药行业陷入周期性下滑的背景下实现的。
根据申万宏源划分的三级行业指数,2017年年初至12月12日,A股磷肥行业整体下跌26.43%,复合肥行业整体下滑14.58%,农药行业整体下跌13.05%。氮肥上涨14.69%。受到锂电池相关概念提振,钾肥行业整体小幅上涨5.35%。中农立华在行业周期低迷之际实现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公司本身业务多元化的支撑,以及政策红利所带来的成本端优势。
中农立华的母公司中农集团属于中国供销集团旗下全资企业,拥有遍布全国的农资经营网络,建有2个万吨级码头、11条铁路专用线、37个国家级化肥储备库、800个农资配送中心、2000家农药标准店和5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还握有5亿吨的钾盐矿藏。
作为子公司,中农立华主要从事农药流通和植物保护技术服务业务。农药流通主要是指销售农药原药、制剂及其他相关产品,同时为海外合作伙伴提供配套的分装和复配服务,这包括瑞士先正达、美国陶氏、德国巴斯夫等大型国际化工企业。植物保护技术服务则是指利用自身产品信息和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农作物提供“作物健康解决方案”,并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用药。
根据招股书申报稿中的披露,中农立华还承担国家农资下乡、新网工程建设、中央救灾农药储备和国家农药储备等政策性任务。这些政策性任务会带来较大规模的补贴,有利于稳定公司业绩。例如,救灾农药储备和国家农药储备代理的补贴可以冲减财务费用,降低公司报表中的财务支出。根据中农立华公开披露的数据,2017年1-3季度,公司财务费用约为2300万元,上半年因两项补贴带来的财务费用冲减为2432万元。
政府补贴通常被投资者视为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不确定因素,市场人士在衡量公司业绩表现时往往予以剔除。不过,中农立华获得的国家补贴要么属于利息补贴,要么属于专项资金。作为中国供销集团间接控制的农药公司,中农立华承担农业宏观调控任务的状况不太可能改变,因此相关补贴可以被视为持续性的“政策红利”。
此外,为拓展海外业务,中农立华于2014年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爱格。这一布局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中农立华2015年外销业务规模为1.35亿元,2016年总外销金额2.52亿元,增长86.7%。
农药行业的一名分析人士认为,中农立华的海外业务还处在发展初期,若成功占领市场,会为上市后公司的利润带来相当大的提振。
国内市场前景方面,中农立华的机会主要是在高端、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业务上。中农立华也表示,公司“致力于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高端农药产品,与跨国农药巨头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其在国内的主要联销合作方,公司的联销业务收入占比较大”。
此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化工行业(包括化肥和农药)的环保督查日趋严格。一位化工工程师告诉记者,与2016年相比,环保督查在2017年更加严格,有更多化工生产设备被关停。分析人士认为,中农立华有望因此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农立华联销模式收入13.47亿元,占总收入的59.3%,自主销售模式收入9.26亿元,占总收入的40.7%。该公司的农药业务中,杀菌剂占比较大,2017年上半年总收入约为11.6亿元,超过杀虫剂和除草剂两项业务的收入总和。
环保限产不仅有利于中农立华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淘汰落后产能,在客观上也导致市场农药供应减少,推升了农药价格。2017年上半年,市场农药价格回暖,中农立华的原药业务亦有所受益。
中农立华也希望在做“深”原药销售业务,做“优”与跨国农药巨头的联销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整体上看,农药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有利于中农立华这类拥有一定“利基”的大型企业。在行业周期面临拐点之际,该公司募资并上市可能会给市场带来回报机遇。投资者可以密切留意其业务发展轨迹,等待更多业绩催化因素的出现。 (王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