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第四届河北艾林农药原药行情分析及新产品推介大会”在河北石家庄成功举办,百名行业专家、国内制剂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十二五期间,中国农药创新水平得到长足发展,一批代表性农药专利产品被创制出来,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大多数产品往往沉寂在研发阶段,并未推广到市场中去。在今年的全国植保双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也提出这一问题:尽管我国已有不少自主研发创制品种,但大部分品种市场占有率很低,且多数为临时登记,仅有几个产品获得正式登记,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在过临时登记期限后,未有进一步的“转正”登记和推广使用。如何实现创制农药产学研结合,谁来推广中国人自己创制的农药,成为农药行业创新瓶颈。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李正先副秘书长
会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李正先副秘书长就全球农药销售及我国农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享。李正先副秘书长指出,随着美元汇率强势,农产品价格走低、农资高库存、气候及草甘膦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全球农药市场下行,2016年中国农药出口出现量价齐跌。农药行业发展趋势将走向高度垄断、高度集中。在国家法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兼并重组持续有序进行,企业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的步伐加快。面对国内农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缺乏国内龙头企业、产品同质化为主的特点,应减少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大力推广农药大型基地的使用、统防统治、创新农化服务模式的推广,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从开药店转向开医院、从从单一农药向多元化转变,帮助农民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并提供作物解决方案。
河北艾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孟水强总经理
作为转型先行者,河北艾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孟水强总经理在致辞中介绍了公司从农药外贸公司起家,向中国创制农药推广服务商转型的历程。
河北艾林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从事农药原药及相关化工中间体、化工原料的市场研究分析与交易的运营商。目前拥有河北蓝泰化工等两家全资子公司,年销量过亿。据孟水强总经理介绍,2014年以来,为实现由贸易型向产品推广型、研发型和生产型企业转变,艾林与多家研发单位签订了氯氟氰虫酰胺、丁香菌酯和导向型农药等系列中国创制农药产品的推广协议。两年来,艾林在新药研发上的投入高达1300万元,并申请了5项农药专利,为实现中国创制农药打出品牌、闯出国门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孟水强分析,中国农药行业的化学合成技术在全球是最强的,但是并没有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强势的地位,反而近几年,国外产品在中国的占有率一直在上升。究其原因,是我国企业的营销和品牌竞争力没有跟上,制剂加工能力也存在差距,这些都是深层次的原因。因此,中国智造农药崛起,是一个系统的竞争。“我们希望通过推广创制农药产品,在专利保护下,提升中国农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孟总对中国创制农药的未来自信满满。
推广中国创制农药这条路并不简单,“推广创制产品,不是一家企业能完成的事情,借助这次会议,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推广队伍中来。”
艾林国际市场部总监侯建军
会上,艾林国际市场部总监侯建军介绍了目前艾林现有产品线及2017年重点新产品:“目前艾林的产品线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多个品类,2017年将重点推广丁香菌酯、氯氟氰虫酰胺、导向型农药等创新农药新产品。”
据介绍,丁香菌酯,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的一款高端杀菌剂,堪称国内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第一杀菌剂,具有广谱、低毒、高效、安全的特点,有免疫、预防、治疗、增产增收作用。杀菌谱广,对于低等真菌和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效果显著。其中对苹果腐烂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的效果优于同类产品。更神奇的是,具有医药的抗肿瘤活性。
氯氟氰虫酰胺是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防治水稻、蔬菜、果树、棉花的鳞翅目害虫高效杀虫剂,作用机制为鱼尼丁受体抑制剂,渗透性强,具有明显的胃毒作用,持效期长,对环境、生物安全。河北艾林获得了全球10年独家代理权,可授权登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冯夏研究员
会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冯夏研究员针对南方蔬菜小菜蛾、蓟马、跳甲等抗性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讲解,并对广东地区不同类型的害虫防治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冯所长还对蔬菜种植上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面临的困难及发展前景做了简单分析,对蔬菜无人机喷药的未来万分期待。
河北昊阳化工王爱彬董事长
河北昊阳化工王爱彬董事长介绍了新型农药导向技术,该技术是由华南农业大学开发,由河北艾林国际与河北昊阳化工合作推广的新型农药应用技术。通过导向技术,可实现噻虫嗪、嘧菌酯、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在作物内由上自下及由下及上的双向传导,极大提高了对靶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实现农药精准施药,“指哪打哪”。导向型农药具有用量少、防效高、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实现药肥零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农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环保、农药减量压力日增,农药行业洗牌加速、两极化格局日渐明显,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竞争力所在。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