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贺远波”,农药行业应该无人不知。贺远波英文名为Rob Hulme,澳大利亚人。3年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现任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出生农村,学习农业专业。热爱农业事业的他,延续着在农业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这位洋“农民”如何看待和评价他眼中的中国农业?他如何将家乡、父辈对于农业的认识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工作中来?作为一家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世界500强知名农化企业大中华区总裁,将更关注中国农业的哪些发展......
五代为农的洋“农民”
记者:据我所知,您的家庭背景与个人经历与农业息息相关,可否就此分享一小段经历?
贺远波:我出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农业家庭,受家庭历史的影响,农业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按照精确计算,我与三个兄弟属于名副其实的“第五代农民”。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父亲出于对农业工程超乎寻常的热爱,在那个年代,他在当地可谓是远近闻名的技术领先农场主。受父亲的影响,我高中毕业后便顺利考入了新英格兰大学农学院,用5年时间拿到了农学学位证和农业与科技文凭。1990年,我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与哥哥们一同管理、经营有着15000亩耕地面积的家庭农场。
我的家乡位于墨尔本和悉尼之间,现有15000亩耕地,除了种植小麦、油菜之外,还饲养着近4000只肉羔羊。正是通过在农场的实践和锻炼经验,为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生存技能和思维方式。
记者:如今您和家人在中国生活的怎么样?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贺远波:我的家人都非常喜欢在中国生活。我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目前都在北京,并且都有属于各自的中国名字。我的中文名字是中国同事根据音译帮我起的,它的寓意是一层层水波会向前传递的很远,我相信它很有意义,会给我带来好运气,每当看到这个名字,我就能想到我远在澳大利亚的家乡。
其实我小时候就与中国文化开始接触。我的家乡是一个只有2000人规模的小镇,当地有两家比较着名的餐厅,一个是希腊人开的,另一个就是广东口味的餐厅。现在在中国工作、生活,我觉得中国地大物博,语言和餐饮文化更是丰富多彩。一方面,我喜欢通过出差和旅行来增加我对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另一方面,我希望通过读书,用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来适应、迎接不同文化和地域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方向
记者:您对中国农业的整体印象如何评价?怎样看待中国农业在全球的地位?
贺远波:从澳大利亚到德国、越南,再到现在的中国,我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中国农业特点:耕作模式多样化、作物种类繁多、地理环境和天气环境差异巨大,复杂的农业情况给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挑战。中国农村多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管理较小的田块,但是目前全球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喂饱世界人口。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达到90亿,在没有更多可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只有更好地利用现有土地,提高生产率才有可能保证粮食供给。这点从中国政府决策的角度来分析,我觉得绝对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记者:与中国类似规模的农场相比,您认为澳大利亚农业在投入、管理及效益上有何突出的特点?其中哪一些做法对您个人价值观有何影响?
贺远波:在澳大利亚,政府要求农田、森林、牧地和水体有一定的比例,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耕地。对农田实行轮作、轮歇以保持地力。
在我小时候,我便从父亲那里熟知采用“少耕法”在农业生产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故名思议,“少耕法”是指一种缩小土壤耕耘面积和减少耕耘次数的耕作制度,也称留茬播种法。是利用自然的力量让土壤恢复活力,减少不必要的耕作给土壤结构带来的破坏。澳大利亚农业种植基本上都是一年一季,这种农业耕种方式的制定和延续其实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它提醒种植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安全的生产,同时要对土壤适度开发时刻保持一颗环保的心态。由于在理念上的不谋而合,在工作上我有幸选择拜耳作为实践自己梦想的舞台,继续践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理念。
安全环保意识是保障
记者:面对粮食、食品安全、土壤污染等现实问题,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求到2020年,中国农业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其中,要实现化肥、农药用量实现零增长。对此,您如何看待?拜耳如何去行动?
贺远波:未来农业发展一定要立足可持续发展,降低肥料、农药的使用量。以中国与澳大利亚农场施药量对比为例,每公顷施药量中国约是澳大利亚的3倍,在施药技术和用量上存在着很多有待完善的做法。农药安全、科学使用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责任,它应该是行业、企业、经营者和农民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如植保(中国)协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这样的行业组织找到我们帮助撰写零售商操作指南、安全与科学用药培训,这说明我们的能力和对于行业的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
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拜耳是全球第一家主动停用WHO一类药品的公司,以减少由于该类农药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在使用安全方面,拜耳在研发初期就关注对用户安全,采用精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与人体接触,降低安全风险。在食品安全层面,拜耳看得很前沿,通过食品链合作伙伴项目建设,实现由生产到销售整个农业生产链条的透明。
记者:面对当前的行业环境,拜耳作物科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什么?
贺远波: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协助中国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足够养活全国人口的粮食,提高农业生产率。从企业自身来看,业务方面,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捍卫知识产权;软件方面,我们要考虑如何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及薪资福利待遇留住好员工;从市场上来看,我们希望更多农民从单纯的关注产品价格转变为关注每亩土地的投资回报、投入产出比,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我们所说的价值。同时,在有些情况下,农民急于防控病虫害会出现的乱用、滥用农药,这是非常不可取并且有风险的,很有可能造成使用安全问题。中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业务发展的空间和信心,我们愿意在这里进一步投资,与中国农业共同成长。
持续创新意识是关键
记者:中国是农业大国,您认为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中国要走的路还有多远?您如何看待拜耳作物科学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关系?
贺远波:中国地大物博,作物和天气情况复杂多样,病虫草害的发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农业的发展正以飞跃式的进度在朝前迈进,这给更多从事农业的企业带来了机遇。
我认为拜耳作物科学是中国社会也是中国农业一部分,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有两个重要主线,一是维系创新能力,二是与政府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其中,拜耳作物科学通过保护作物健康和保证收成来降低病虫草害可能带来的风险。中国市场上有大量农用化学品生产厂家,拜耳作物科学看好在政府领导和支持下的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技术创新将继续成为政策支持重点。土地集约趋势的发展也将使得规模化生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并促进高新技术的使用,所有这些因素都将使得行业环境更适合企业的业务发展。
记者:与竞争对手相比,您觉得拜耳作物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贺远波:拜耳作物科学的愿景是推动农业的未来。目标是成为业内的标杆企业及市场领导者,深入了解并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的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建立稳定的三角结构来支撑公司发展,既注重财务数据,又关注环境保护并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我们专注于了解农民的需求并为之提供从种子到货架的全程解决方案,还通过食品链项目使安全绿色的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拜耳百年传承的研发实力和创新精神更是给予我们无尽的动力和强有力的支持。
在接下来五年中,将有22个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对拜耳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比如2013年底上市的露娜森®,针对蔬菜病害,延长蔬菜货架期,对销售者和消费者都是非常有益的。未来,拜耳作物科学还会继续支持政府的农业政策,努力成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可信任的合作伙伴,为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作出应有的贡献。
(青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