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敌昆虫是通过捕食或寄生来控制农业害虫的一类有益生物,通过对天敌昆虫的大量扩繁、科学释放、有效保护,并配套其他有效的生物学、生态学手段,建立天敌昆虫优势种群,将农业虫害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和环境容忍水平以下,保护农田及自然生态环境,生产无农药污染农产品,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室有益昆虫昆虫保护与利用研究组致力于天敌昆虫的繁殖与应用研究,通过生物学、营养学、发育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优良昆虫天敌的发掘、保护和利用,研究方向主要有:(1)有益天敌昆虫大规模扩繁及应用;(2)有益天敌昆虫人工饲料及滞育研究;(3)国外天敌引进、释放和风险评估;(4)生物防治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
课题组现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1人、高级职称科研人员6名,博士4人,在读中外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0余人。多年来,开展了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烟蚜茧蜂、少脉蚜茧蜂、豌豆潜蝇姬小蜂、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红肩瓢虫、躅蝽、长蝽、花蝽、捕食性盲蝽、大草蛉、中华通草蛉、智利小植绥螨等天敌昆虫的扩繁与应用。获得了10余种天敌昆虫人工饲料,优化了10余种天敌昆虫高效扩繁工艺,掌握了寄生蜂、瓢虫等天敌昆虫发育调控及长期贮存技术,建立完善了多条天敌昆虫的生产线,具备年扩繁寄生性天敌昆虫10亿头、大型捕食性天敌1千万头的能力。
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项、“948”引进国际先进智力成果重点项目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中美合作生物防治项目4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此外,参加“973”课题、“重大科技基础性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等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申报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依托本组负责的“中国-美国生物防治联合实验室”,在天敌昆虫资源评估与利用领域,开展同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国际合作。通过主持的科研项目,同全国20余个科研机构开展稳定的合作。
研究所长期协助相关部门撰写植物保护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并主持全国性重大植物保护科研项目,积极组织多学科协作。“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7项,合同经费约8.7亿元,可支配经费约4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棉铃虫区域性迁飞规律和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防治重大抗性害虫多分子靶标杀虫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和“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风险评估及预防性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别获得2007、2008和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省部级科技奖23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7项,地市级科技成果奖4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进步、大北农科技奖等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13项。通过鉴定成果1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和获新品种保护13个,软件著作权1项,国家或行业标准24项,完成农药登记或临时登记27项。发表科技论文16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期刊论文331篇,出版论著82部,其中主编37部。
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植物保护研究所必将成为专业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研究成绩显著的国家级植物保护研究机构,为中国农业生产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