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的著名企业家、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他一生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遍及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域,捐资数目累计高达10多亿港元。田家炳令人景仰,彪炳千秋的不仅是“百校之父”,还有他“宁可实而不华,切忌华而不实”的崇高交际风范。
“咱们来早了,别影响教授休息”
有一年冬天,田家炳应北大一位教授邀请来到北大,那天他来早了40分钟,秘书正要给教授打电话联系,田家炳连忙拦住说:“是咱们来早了,别影响教授休息。”他们就站在风里等。可是他自己穿得又少,那时,他已是87岁的老人,实在忍不住了,说:“还是先到车里暖暖吧,太冷了。”田家炳重教、更尊师,他对老师的尊重,已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地步。有一次,田家炳到内地某所中学,他一下车,见学校很年轻的校长迎来,便立刻加快脚步抢上前去,跟校长握手。校长当时有点不知所措,田家炳说,不论你怎么年轻,是校长,我们就得尊重。随后,当学校老师纷纷向田老表示感谢时,他却反过来感谢老师们,我捐钱盖了楼,不用你们感谢我,你们能把我捐资的学校办好,我要深深地感谢你们,并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
田家炳不倚老邀宠,不仗功自负,所以他能客随主便,礼贤下士,并反以感谢,对教育人士极为尊重。与人交往,我们是不是也能放低自己,优待别人,敬重别人,给人留下更多感人的画面呢?
“我作出了承诺,就不可负”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基金会收入受到影响,以至于出现捐款承诺无法及时兑现的危机。一般来说,跟捐赠对象解释一下,等一等就是了,但田家炳为让捐款计划顺利实施,就把家人叫到一起,商量把自己居住了38年的别墅卖掉,改为租房居住。家人劝阻,还跟他算账,要卖也不该现在卖,这房子市价最高时估值过亿港元,现在急着卖,报价才能到5,200万港元,说不定还被人拿着砍个更低价。但田家炳给大家算的是另一笔账:“5,000多万,一个月利息就有几十万,我们住一晚岂不是上万元就没有了,这值吗?更重要的是信用,我作出了承诺,就不可负。人家已经做了计划,不兑现,影响的可能就是几百、几千个学生。”最终,家人拗不过田家炳,他还是把房子卖了,用自己的一套豪宅换回了贫困地区的20多间中学。交易过程中,买家知道他着急卖房子是为了捐学校,不但没有要他降价,还主动多给了400万港元,让他感动并且欣慰:做好事,会有好报。
承诺是金,田家炳深谙此道,所以他宁愿把自己居住了38年的豪宅廉价卖掉,尽快换成现金,以兑现捐资助学的承诺。真的想象不出,还有谁比田家炳更讲信用了。卖房也要履行捐资诺言,可谓千古一例。现实生活中,有些名人和富人说了不算,算了不说,搞“诈捐”,毫无诚信可言,对比田家炳,真的是应该感到汗颜和羞愧。
“名声太响了,就会华而不实”
田家炳因捐资助学而声誉日隆,但却没有在社会团体或政界担任一丁点儿职务,在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上也找不到一篇关于他的专访。有一年,有友人推荐他做全国政协委员,他一听就婉拒了,说自己是“一尘老人”,只是人世间一粒小小的尘土。不想用钱来换取任何名誉,只想自己开心、对社会有益。自己一向喜欢做实在的事情,名声太响了,就会华而不实,觉得是个负担。田家炳唯一留“名”的地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各类学校,他曾说,冠名是为激励自己,如果你的教育做不好,学校做不好,把“田家炳”三个字写上去,不但不会荣耀田家炳,反而会丑化田家炳,家长就会讲,儿女千万不要送到田家炳学校读书,那田家炳就会是个耻辱。
有句老话叫:但做好事,莫问前程。然而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田家炳不仅没有逐“名”,反而把名看得很淡。既不大张旗鼓宣传自己,也不博取任何头衔荣耀,只管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时刻以“田家炳”三个字的冠名来醒诫自己,不忘初心,只为教育,不为他求。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堪为田家炳一生的写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此次接受蔚如公迁坟地事,乃因不拟‘因私废公’”
1995年,田家炳家乡政府计划修一条沿江公路,没想到田家炳祖父蔚如公的墓地就设计在线路上。家乡人民出于对田家炳的敬仰,上书镇政府,请求在修路时绕过田家的祖坟,镇政府接受了群众的意见,修改了公路的线路,公路绕个大弯,以便保护蔚如公的坟墓。田家炳得知此事,立即给族侄写了一封信,并请管理田氏祖坟的族侄转告田家各亲属,“我个人对祖先怀念至深,希望每一位田家儿女,都要修身立品,好好做人,争取多做好事,为田家争光……我平生做事处世,只重内心至诚,不拘外表形式……此次接受蔚如公迁坟地事,乃因不拟‘因私废公’,并希望借此做点带头示范作用,引起广大群众共识。这些完全为公众利益着想,绝无哗众取宠歪念。”不久,田家炳不声不响地带钱回乡,主动把祖坟迁到3公里以外的山里。
田家炳的交际之道,就是这样自然而纯粹,低调而坚定。他说:“我时刻恪守‘宁可实而不华,切忌华而不实’‘责人之心责己,恕人之心恕己’的做人道理。与人交往常常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利益和感受。凡事不但要理得,更要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