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吴承恩很有意思,不仅是把《西游记》写得精彩绝伦,更是把里面的人际交往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孙悟空上天入地,72般变化无所不能,可也有打不过对手的时候,这时就想办法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借来宝贝。可是这些主人怎么处理的呢?一言蔽之——宝贝不借。但是到最后敌不过猴哥的死磨硬碰,硬借了去。其实,这些主人知道,总还是要借他的,只是如果不“小气”如何彰显宝贝的“贵”呢?于是从龙宫的金箍棒到哪吒的铁圈,从铁扇公主的宝扇到吉灵菩萨的定风珠,都是经过了万般劫难才得最后的首肯。可见,即使关系不错,也要有“小气”的时候。我们习惯把“小气”当成贬义词,觉得不好。与它相对应的大方、慷慨就一定好吗?
最近,我刚出生的宝宝面临要换吃奶粉的阶段,可是国内的奶粉不太放心,就到处找关系买洋奶粉。不久,我得知兄弟单位的一个朋友最近要到英国出差,于是跟他聊起我的困惑,对方一听,豪爽的答应下来。半月后,他从英国回来,果不其然帮我寄来了洋奶粉,连同给我的还有超市的购物小票,一共是1844块。我知道,为了把奶粉给我带回来,他花的肯定不只是1844元。他一定也贴了钱,可是他却对我只字未提。我准备晚上向他账号里打钱。 回到家,我就开始琢磨着如何打钱给她,打“1844”,感觉也太寒酸了,多少该补贴人家些,否则不会说我不懂事么?
正思考着如何处理这事。这时,表妹和表妹夫正好到我家,两人谁也不理谁,像是刚吵了架,细问一下,才得知,原来是为搬家的事儿。
妹妹和妹夫这两天忙着搬家,妹妹把她的一个发小也喊来帮忙。那天,那哥们儿很给力,从早忙到晚累了一天。本来,晚上,要一起吃饭,可是表妹夫单位临时有事,就不能吃饭了。他给哥们500块钱,让他自己去饭店搓一顿。哥们看着钱,非常生气,觉得看不起他,就说“你这是什么意思?”说完就愤然离开了。今天,小俩口又提到这事,就吵起来,跑到我这给他们评理。我没给他们评理,但我知道该给朋友打多少钱了,我就打1844元。一分也不多打。我打电话给他,告诉他钱打卡了,周末请他吃饭。他说:“必须的,带这些奶粉,我没少折腾,你要不请我吃饭,那我可白忙活了。”他说的高兴,我听的也开心。
如果我慷慨一些,给他卡里多打一些钱。就等于是拿金钱来衡量和补偿他的付出。那是亵渎。再说朋友间相互帮些忙,互相麻烦一些,反而能增进交流,加深感情。受到点帮助立即慷慨地给偿还上,还不把关系搞生疏了吗?
我的上司家庭条件不错,人也很善良。他从小跟着叔叔长大,对叔叔家存有报恩的心理。堂弟遇到什么难事都来找他帮忙,他也很慷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不计较。当堂弟买房子时,向他借10万元时,他实在没有太多富余的钱可借,就借了5万。结果堂弟就生气了。对亲戚们说他忘恩负义,他觉得心寒。我从来没见他掉过眼泪,但那天他在酒桌上向我说起这事,哭得跟个泪人似的。
其实,真正忘恩负义的是他的堂弟,但是他养成了堂弟向他伸手的习惯。他没有原则的慷慨会把感情弄生疏了。你慷慨了,对方从你那里的获得变得容易,日久天长就会不懂珍惜,产生理所当然的可能性就大了。假如有一天,你没有慷慨给他,或者慷慨不起了,他会不会有怨言呢?
所以,有时候宁愿小气一些,也不要盲目的慷慨。
(凤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