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政策资讯
 
 
今年我国农科教育工作的八个重点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2011年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农业部科教司司长白金明表示:“这是对农业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既是鞭策、鼓舞,更是压力和动力,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大联合大协作,以百分之百的努力提升百分之一的科技贡献率,为‘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开创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工作的崭新格局。推动建立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使所有农业科技力量都围绕产业协同工作,实现农业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的顺利传导和无缝衔接,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构建了“任务来源于生产,成果在生产中完成,效果受生产检验,人才在实践中成长”的科技服务生产新机制,使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建立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支持机制。以技术应用效果、支撑作用发挥和应急服务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引导专家摆脱了传统评价机制的束缚,潜心钻研科技、安心服务生产。营造全国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良好氛围。打破不同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带动科研、生产、推广一线的专家共同围绕产业需求开展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农业科技进步的任务加大、难度加大,但潜力依然巨大。“十二五”,我们将围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加快技术发展路径变革、技术服务方式变革和科技组织管理变革,优化农业生产技术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进步之路,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强化科技服务,实现2011年农业科学教育工作的重点目标,重点攻关技术入户率要着力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筛选轻简化、节本增效、防灾减灾等技术和高产稳产新品种
      要想摆脱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的劣势处境, 必须全面推广的"巧施肥、科学修剪改形、轻松控梢促花、物理法保果壮果、无公害管理"五大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果树对光、热、水、气、能的综合利用率;统一认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富裕农民的关键所在。现代农资产品促花王3号、促花王2号、棉花壮蒂灵、壮果蒂灵、壮瓜蒂灵、辣椒壮蒂灵、地果壮蒂灵、菜果壮蒂灵、药材根大灵、壮茎灵、壮穗灵、花朵壮蒂灵、花椒壮蒂灵、护树将军、愈伤防腐膜、新高脂膜等无公害现代植保产品,农民需求量急剧上升,系统的规范市场流通体系。政府官员力促农村信息硬件建设,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战斗力不断提升新的水平。
 
      二是更深入、大规模地全面实施科技服务行动
      组织所有2000多名产业技术体系专家、1万多名省市农业科研人员、发动县乡近100万名农技员,包县包乡、延伸到村、服务到户,交替开展科技服务,完成培训20万基层农技员、培育100万科技示范户、培训200万就地就近就业农民等任务。继续在全国实施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服务行动。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组织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对接,在800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重点强化300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农机农艺结合的基地建设,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依托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建立300个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1500个主产县,建立加快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攻关农业产业关键技术
      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按照农业科技链条配置资源,加大转基因重大专项实施力度,推动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重要基因的育种价值评估,培育优质多抗高效转基因作物新品种20个以上,研制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检测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新标准10项以上,培养转基因生物研究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200人以上。分区域、分品种、分类型组建龙头企业和科教单位紧密结合的联合体,打造竞争力强的生物技术种业企业。强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行业科研专项组织实施,加大产业技术的研发力度,政策和策略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现在国内外发展形势是一日千里,千变万化,所以作为企业家一定要熟知国家政策、法规制度、行业动向。近年来出现的高新产品阳离子活性剂(如促花王系列、壮蒂灵系列、新高脂膜等)能最大限度的激活植物内部生理生化代谢机能向繁育生殖机能转变,达到提高品质增产增收的目的,经多方引进使用效果很好,已引起了全国各地用户的良好反响,预计明年的用量将会大幅提升。企业不能只重视硬实力,也要重视软实力,企业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生产企业也好,流通企业也好都要树立以农为本的意识,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意识。以工补农,以商促农。同时,要不断提高农资企业及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今后要做大做强,必须要通过市场整合,引导生产者科学用药、安全用药。要充分利用已成熟的科研成果,加大无毒副作用的农药助剂的推广使用力度,其中一种新上市的具无任何毒副作用和化学属性的产品----新高脂膜,可与任何农药混合使用,不改变其化学灭杀性能、能延长和提高药效、防止喷洒后被雨水冲刷等,从而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要求。为增粮增收提供技术支撑。组织50个产业技术体系系统梳理产业发展需求,整合优异科技资源,在产业技术体系方面组织开展80-100项重大产业技术和400项实用技术联合攻关,在行业科研专项方面组织开展300项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形成一大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为增粮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五是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重点攻关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准确把握制度建设的重点,建立健全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和多元推广制度等,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农技推广工作制度建设任务;千方百计争取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依托示范县项目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面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保障;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农技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抓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的实施,鼓励和引导涉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服务。针对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面对国内外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陕西省渭南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为了攻克长期以来困扰农业发展的这类国际性科技难题,采用电子控标系统等高科技手段终于研制成功了几种现代植保新品----促花王、瓜果壮蒂灵、护树将军,愈伤防腐膜、新高脂膜等现代农资产品,使国内外农业科学家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突破,应用效果赢得了有关政府部门、专家、用户的肯定,为无公害果业发展“杀”出了一条新路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高驾驭农村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大胆进行实践突破,用发展的实践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通过增强创新意识,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不懈地开拓进取,促进驾驭农村市场经济能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式发展,
 
      六是拓展思路,重点攻关教育资源向农业产业配置
      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以就近就地就业为目标,拓展阳光工程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覆盖面,争取提高补助标准,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2011年培训农民300万人以上,“十二五”期间培训农民1500万人以上,带动地方培训1500万人左右,使阳光工程成为“十二五”期间农民培训的主要品牌。充分发挥农业部对涉农高等院校的行业指导作用,扩大共建范围,增加共建学校数量,使省部共建院校达到16所。继续抓好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2011年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培训农技人员8万名以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培训过程管理,提高农技人员培训工作质量。
 
      七是争取支持,重点攻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规模上水平
      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工程,争取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的支持力度,2011年新建户用沼气500万户,加快构建新型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扩大建设规模和范围,争取2011年达到2000处。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争将新型秸秆能源利用列入国家重大节能减排工程,提高秸秆能源化水平,优先发展秸秆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积极推进秸秆气化示范,推动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善。继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及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变化动态和趋势,为科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依据。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完善外来物种管理法规,健全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网络,外来入侵物种集中灭除面积1000万亩以上。
 
      八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开发绿色资源,研制无公害农资(农药、化肥、农机、农膜、种子)产品,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吴敬学说: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农业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现代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式向科技密集型发展方式转变。陕西省渭南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应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选择研发领先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非农药现代农资产品,受到中国农业部门、专家学者、涉农媒体热捧。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夏敬源博士在粮食安全与植物保护论坛上明确提出现代农资、现代推广、现代经营“三个现代”的植保目标。现代农资产品是指对作物不产生负面效应的高效植保用品。现代推广方式是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农技人员培训之现代农业推广模式和技巧建设在新兴的互联网的基础上,与传统的推广媒介相结合。例如计划市场技术承包,农业合作社团购形式等。现代经营模式是我国现代化企业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科学的现代经营管理通过高新技术的注入对产业进行创新和改造,以质量为核心,用最低的投入,在满足社会、用户需求的同时,争取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中国是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最长久国家之一,现代农业是在保持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一门农业生产科学。“三个现代”被预兆成今后农资市场的供需趋势走向,领航中国步入“现代农业”新时代。(春风)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