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元旦刚过,虽为农资销售常规最淡季,但鉴于专家告诫未来两三年全国病虫害将偏重发生,个别病虫种有爆发前兆,国内一些省市政府部门为保护农民利益,并考虑淡季储备农药经济性较好,已启动了新年的政府采购计划工作。日前,陕西省渭南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刚与有关部门签订了多份超过10万箱现代农资产品
促花王3号、
促花王2号、
棉花壮蒂灵、
壮果蒂灵、
壮瓜蒂灵、
辣椒壮蒂灵、
地果壮蒂灵、
菜果壮蒂灵、
药材根大灵、
壮茎灵、
壮穗灵、
花朵壮蒂灵、
花椒壮蒂灵、
护树将军、
愈伤防腐膜、
新高脂膜等无公害现代植保药品。据悉,为将各项专项农补落到实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今年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措施,包括下半年国务院安排1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采用政府招标的形式,集中采购价廉物美的农药、化肥等农资,用于支持虫灾较重的南方八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
政府招标给优势农资生产企业提供了一条良好的营销途径。政府补贴采购既有利于优秀企业品牌推广,也在减量用药、避免使用中毒、提高用药安全,以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凭借政府具有的公信力,公开招投标对品牌跨区域的培育和传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府采购对农资市场的规范、净化作用很大。中国现代农资超市负责人表示,政府采购具有渠道透明度高的特点,能有效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参与招投标,减少坑农事件的发生。据了解,国内现有的流通模式比较繁冗,主要表现为环节多、过程长,一般要经过区域代理、市县经销商分流,最终到达村代销店。出厂农资产品经过如此层层增添费用,便形成环环加价效应,到了农民手里,价格自然异常昂贵。
农资企业表示,积极推进政府采购还具有以下优势:由植保农业专家参与把关,会首选新型高效低毒环保农药品种,选择公认的先代农资产品,从而优化了农业用药结构;较大的采购量对供应商有很大的吸引力,优惠的采购成本使其经营打开了降价空间,这让农资价格波动区间趋于合理;集中招投标提高了营销工作效率,使参与各方都能受益。国内农资企业普遍认为,政府招标采购目前多因支持受灾地区等原因不定期开展,如果能使政府采购常态化、制度化,提升采购规模,则更有利于农资企业和“三农”发展。(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