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政策资讯
 
 
08年农药市场回顾及09年展望
       2008年的农药市场,从上半年的一路飘红到下半年的持续低迷,与化工市场其他一些产品一样,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洗礼——价格跌幅之大、行情变化之快,毫不夸张地说,足以令业界瞠目结舌。
       据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1-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农药总产量171.1万吨,同比增长14.22%;产品销售率达到96.7%,同比提高0.96个百分点。从全年、全行业整体情况看,呈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产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优化,杀虫剂比重有所下降,杀菌剂比重有所提高。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农药市场进入下行通道,国内农药行业也出现了阶段性下滑,农药原药产量增幅出现明显下降,6-11月的单月增幅分别为-4.52%、-15.26%、-13.66%、2.16%、-9.15%和8.53%,原药市场持续低迷。
       回顾2008年的农药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国家新政对农药行业的规范作用明显。最重要的当数2008年施行的六项农药管理新规定。由农业部等有关部委在2007年12月发布、从2008年1月8日起实施的《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农药名称登记核准管理规定》等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贸易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身健康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逐渐规范了农药生产、使用、管理秩序。为了配合6项新规定的施行,农业部还把2008年作为“农药登记管理年”,加强了农药登记管理,对解决产品数量多、“一药多名”、标签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产生了明显效果。通过2008及今后几年全面执行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后,预计农药产品名称可由目前的1.6万个减少到1700个。
      对2008年农药行业产生深度影响的,还有高毒农药禁用规定。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六部门发布公告,从2008年1月9日起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国内的生产、流通、使用,同时废止5种高毒农药的农药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准证书。5种高毒农药的全面禁用,使一批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替代品种得以快速增长。禁用后所留下的占杀虫剂20%左右的市场空间,给一些农药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些高效低毒品种的需求量有较大幅度增长,高效环保的水性剂型品种增长较快。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如辛硫磷、毒死蜱、氟虫腈、阿维菌素、噻嗪酮、异丙威等,在2008年实现了生产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其中一些产品还得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
        二是农药价格“冰火两重天”,部份产品价格跌幅多年罕见。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受原料成本上升及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农药涨价明显。如常规杀菌剂品种80%代森锰锌,上半年市场价为28000元/吨,与2007年同期20000元/吨相比上涨了40%。另外,多菌灵、甲霜灵、三唑酮、乙酰甲胺磷、乐果、氧乐果、克百威、百菌清、百草枯、三环唑、溴氰菊酯、异丙威等,价格涨幅均在10—15%左右,涨幅最高的甚至超过了50%。
       而到了下半年,受上游原料价格大幅跳水、农药淡季到来及经济危机等因素影响,农药价格又一路下跌。其中尤以除草剂品种草甘膦为代表,跌幅之惨烈震惊业内。其原药从2006年底3.1万元/吨的价格开始飙升,到2008年4月份竟然涨到了10万元/吨的天价,而且供不应求!可惜好景不长,从7月起价格大幅下降,9月初就跌到了每吨4万元以内,到2008年底已跌到2.2万元/吨左右,已经低于多数企业的成本线。其他的大宗常规品种,如辛硫磷原油,由2008年上半年的3.4万元/吨跌至年底的2.2万元/吨;阿维菌素由上半年的100万元/吨跌至年底的75万元/吨甚至更低。
       三是农药市场供需失衡,销量缩水,淡储冷清。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5月份的汶川地震灾害,春夏之交广东省的多雨寡照,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市场预期大爆发的水稻虫害没有大面积发生等等原因,导致农药需求量减少。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杀虫剂销量比往年减少20%左右,杀菌剂销量比往年减少10%左右,除草剂销量与2007年基本持平,估计2008年全国农药用量总体比2007年下降10%左右。
       另一方面,国内传统意义上的农药消费淡季从9月份开始,而此时又恰逢金融危机,农药产品出口受到极大限制,造成农药企业的产值、销售额双双下滑。出口受限、供需失衡等情况,对农药消费增长构成了相当大的制约,必然导致农药价格下跌。特别是原药市场,自进入消费淡季起就一度疲软,尽管价格一再下跌,但市场反应平淡,经销商持币观望的氛围非常浓厚,淡储相当冷清。
      四是农药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农药市场因竞争过度而混乱。最典型的仍莫过于草甘膦原药的无序竞争。2006年底,国内草甘膦原药受国外市场需求强劲拉动,价格大幅攀升。面对“暴利”诱惑,国内一些农药生产企业一哄而上,纷纷进入草甘膦生产领域,甚至于一些民间资本也纷纷涉足,新建、扩建生产装置,并陆续投产。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该原药生产装置规模已超过75万吨。2008下半年,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放缓、草甘膦上游原料价格跌落、大批新建装置投产,草甘膦原药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原来阶段性的供不应求一下子转变为供远大于求。产品大量积压,价格大幅下降,利润大幅下滑——无序生产,使一些企业不得不吞下自酿的苦酒。
       轰轰烈烈的2008年农药市场已经谢幕。展望2009年农药行业,虽然国内外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但农药作为农用产品,仍具有刚性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家上调200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大范围上调农药产品出口退税率等多项利好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药行业将逐步实现理性调整,行业整体向好的趋势比较明显。
      ——国家利好政策将进一步支撑和促进农药行业发展。国家最近大范围提高农药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利好税务政策,将再度刺激农药产品出口;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允许企业在其销项税中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其实施意味着企业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成本直接降低了17%,增加了企业净现金流,让急需升级工艺和设备的农药企业备受鼓舞;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作了重大部署,全国18亿亩耕地规模不变,进一步确保了农药作为刚性需求产品的地位;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大幅增加,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农民愿意加大对农药的投入,从而拉动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需求增长。因此,农药行业应紧紧抓住这些利好政策,并充分学习好、利用好,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农药行业整合趋势明显,优势企业将脱颖而出。我国农药行业目前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主要表现为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产品同质化严重。农药管理新政的全面实施、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环保压力的进一步加大以及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将进一步规范农药行业发展,加速国内农药行业重新洗牌,在未来5年内,预计将有30-40%的农药生产企业因不能通过延续核准而被取消生产资格;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产品和企业,也将被市场无情淘汰或被兼并重组。另外,国内一些知名农药企业正在实施搬迁,这些企业在搬迁之际,一方面注重优化生产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另一方面注重调整产品结构,果断“抓大放小”,淘汰竞争力不强的产品,并扩大重点产品、优势产品的产能。一旦这些企业的拳头产品成功达产,其产生的规模效应引发的行业洗牌也并非不可能。这一点值得业内人士密切关注。
      ——农药需求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产品供应充足。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站统计预测分析,2009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有效成分,下同)预计为31.36万吨,比2008年增长5%。其中,杀虫剂需求总量预计为15.27万吨,比上年增加8.55%;杀螨剂需求总量预计为1.0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杀菌剂需求总量预计为7.99万吨,比上年增长5.14%;除草剂需求量预计为7.7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从我国农药工业的产能和产量来看,2009年农药市场总体供应充足。
       ——农药价格混乱的局面可望得到有效遏制。国际上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纷纷出台,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也日见明显,农药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将越来越小;一些常规产品因为竞争激烈,本来利润就很薄,厂家考虑的只是走个量,作一些综合平衡,价格下降的空间已很小;一些用药较早的品种如氟乐灵、噁草酮等,因季节较紧等原因,近阶段的价格已基本定型,上下浮动的空间也已不大。因此,可以预计,主流生产厂家的一些主流农药品种价格近阶段不会再大起大落,农药价格在一定时间内或将保持相对稳定,农药市场的混乱局面也有望得到一定遏制。
      ——行业盈利水平将有所降低。农药行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以及2008年一些热点产品的迅速扩张,导致2009年的农药市场,必然要继续承载无序竞争产生的产能过剩的恶果。一段时间内,产品价格或将持续当前水平,企业利润空间变小,行业盈利水平将有所降低。
       面对2009年的行情,对农药企业而言,提升自身管理、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是首要突破口。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重点打造适销对路的农药产品;同时,要注重品牌建设,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力争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打响牌子、站稳脚跟。
 
    (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唐启林)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