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工商局认真落实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强化了农资市场的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在全系统开展了“2010红盾护农百日会战”等以确保农资市场安全为目标,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及农机配件为重点的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截止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956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502台次,检查各类农资业户7035户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362起。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黑河市工商局把“红盾护农百日会战”执法行动与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各类市场主体专项整治相结合,制定下发了黑河市工商局“2010年红盾护农百日会战”执法行动工作方案,并由市局局长、主管局长、工商所长、市管员、辖区农资业户层层签订了农资市场监管“责任状”,形成了局长挂帅亲自抓,主管局长分工牵头抓,职能科室全程深入抓,任务到岗人人抓的工作格局。全市共签订责任状950份。二是加强督办检查。在执法行动开展期间,市局“一把手”
还先后5次主持召开了“红盾护农百日会战”执法行动专题推进会议,及时了解工作进度,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工作要求,下发督办4件,保证了执法行动的有效开展。
二、强化规范监管,完善红盾护农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长效监管制度建设。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农资市场产品质量承诺、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商品信誉卡、“农药处方单”、不合格商品退市、风险保证金和消费纠纷先行赔偿、档案资料管理、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信用分类监管、重要农资商品检测与留样备查等10个方面的制度规范,建立了红盾护农的长效监管机制。二是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在农资业户登记、核审、年检过程中,实施过错问责制,减少和避免了登记过错事项的发生,共查处农资主体案件17
起;制定下发了《黑河市工商局行政指导文件汇编》,把种子、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商品在登记、监管中适用的条件、范围、法规依据等详列其中,下发到各县(市)区局,加强了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农资业户的登记质量;抽调精干人员,组成10个工作组,对全市已登记1091户农资经营户的资质证件、许可证件、营业执照、档案材料等进行了清理检查,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质量高。三是严把农资商品上市关。对农资经营者加强了安全诚信教育,上半年,举办“农资法规培训班”
12期,培训农资经营者800人次,新培育发展农资质量安全示范店94个,在农村“农资质量安全示范店”设立举报点20个,提高了农资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各县(市)区局将农资市场监管“十项制度”制作成手册和图板,分别发放到市管员和农资经营业户中,同时,在业户中推行农药处方单制度、风险保证金和消费纠纷先行赔偿制度,运用制度的制约力和公信力,确保上市农资商品质量安全;全市1091户全部按规定建立了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农资商品信誉卡制度、重要农资商品检测制度,统一印发了“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农资商品质量服务承诺书”、“农资商品留样备查袋”和“农资商品留样备查登记台帐”,对218
个品种的化肥、种子进行了取样备案,抽检农资商品448个批次。
三、强化执法力度,提高农资市场监管能力
一是加强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各县(市)、区工商局,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明确了纵向巡查到底、横向巡查到边、全覆盖巡查,不留死角的工作目标;把专项整治与巡查监管相结合,细化了对辖区农资业户的持照经营情况、悬照情况、登记事项、经营范围、制度落实和产品质量等巡查内容;各县(市)、区局还分别采取了成立专项小组,实施“四核查,四监督”等方式对辖区农资经营业户实施有效监管。
二是创新农资市场执法办案机制。年初以来,黑河市工商局围绕“红盾护农百日会战”执法行动开展,采取了异地交叉执法办案方式,全系统共抽调24名执法办案骨干,分成6个检查组,深入全市各县(市)、区局辖区进行交叉执法检查。加大农资市场专项执法力度,共查处农资市场违法行为77起,立案75起。
三是探索创新执法办案制约机制。成立了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借鉴110工作模式,市、县、区三级联动,构建了行政执法指挥体系,对案件实行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形成了一个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股所联动,全面出击的检查整治格局,提高了执法能力,提升了执法效果。建立了护农案件绩效评估机制,将红盾护农执法办案纳入绩效评估范畴,考评结果作为年终干部考核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增强了执法人员的责任感。
四、强化舆论宣传,营造红盾护农浓厚氛围
一是建立了信息宣传督办机制。将“红盾百日执法会战”信息宣传任务进行了量化分解,市局办公室每周进行督办,确保“红盾百日执法会战”上报信息的及时、准确、实效性。二是建立了红盾护农信息宣传奖惩机制。对完成宣传任务数量多、质量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对没有完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三是多措并举,扩大宣传。全市工商系统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拉横幅、贴标语、网络宣传、“启动仪式”、送法下乡等形式,广泛宣传农资市场管理法规和国家“惠农”政策,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服务“三农”的举措。全市工商系统在各类报刊、网站上刊登稿件124篇,其中国家级9篇、省级56篇、市级28篇、县级31篇;电视新闻报导播放81条,其中省级14条、市级14条、县级53条;发送手机短信10万条。张贴宣传标语111幅。发放宣传材料15368份。通过广泛宣传,增强了农资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和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