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全省近年来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情况。作为使用和消耗臭氧层的大省,江苏加快淘汰和替代CFC等消耗物质,在国际履约工作中做出了积极努力。
据了解,自我国政府先后批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57项国际环境公约以来,江苏作为使用和消耗臭氧层的大省,从2004年开始,就积极参与国家试点,加快淘汰和替代CFC等消耗物质。2007年,江苏省环保厅和国家环保部签订合同,承诺参加泡沫行业CFC-11整体淘汰项目和加强地方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能力建设项目。至2009年7月,共调查全省泡沫行业CFC-11生产和使用企业140家,对81家项目企业进行了培训,初步建立了项目企业管理数据库,CFC-11淘汰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向环保部提交了最终报告。今年7月,环保部将进行最终验收。
同时,鉴于我国白蚁防治领域传统化学药剂的氯丹和灭蚁灵已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淘汰名录的12种物质之一,且全国9家氯丹、灭蚁灵生产企业均在江苏省,替代任务十分繁重。江苏从2006年开始开对POPs履约淘汰。经过努力,到2008年底,上述9家生产企业已全部停产,相关生产设备、库存产品等就地封存,与污染场地一起纳入当地环保部门的日常监管范围。目前13个省辖市白蚁防治单位承诺在白蚁防治领域全面停止使用氯丹、灭蚁灵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江苏省环保部门表示,我国国际履约工作的任务将延续到2030年,今后江苏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让全社会进一步了解履约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全面提高该省国际履约工作水平。
中化新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