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持续升温,以及全国“十一五”节能减排决战之年的到来,使低碳经济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3月3日,记者采访出席两会的政协委员时发现,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大热门,甚至被此间舆论称之为今年“政协一号提案”。 民革中央在一份提案中建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需求必须摆脱对国外技术引进的依赖,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我国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我国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低碳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民革中央还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应尽快制定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和《推进“绿色中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并在“十二五”规划中突显环保、低碳和新能源等内容。 致公党中央向大会递交了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发言。其中提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误区:低碳发展战略未能与现有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有机衔接,低碳发展规划尚在摸索,缺乏严谨、科学、系统的分析和情景模拟;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的基础研究和基础工作不足;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不足。因此建议,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尽快将低碳发展落实到地方;建立完善温室气体减排的统计核查体系;开展国家级试点,逐步出台和完善低碳城市建设指导方针;“低碳产业”和“产业降碳”同步运作,良性发展;大力发展碳汇农业与绿色生态产业等。 台盟则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并在提案中建议,结合“十二五”规划,由相关部门制定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与国家的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相衔接,形成一幅低碳经济发展蓝图。 九三学社提交了“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据了解,九三学社去年确定了一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期跟踪调研的重大战略课题。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率队赴广东就低碳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相关建议,提出要抢占以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竞争制高点。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