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政策资讯
 
 
无论多少质疑 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前行了
    伴随着众多的争论和质疑,转基因技术在中国悄然前行。
    增产之辩
    2月8日,在农业部召开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试点)工程咨询研讨会上,多位种业专家表示,依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不过,对于转基因产品的争论从未平息。从最初对其安全性的质疑,到现在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转基因育种技术能否增加粮食产量?转基因粮食商业化会不会导致跨国转基因巨头对我国种业市场的垄断?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院士在会上指出,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能显着提高育种效率。
    但是,也有反对转基因粮食产业化的学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并不能提高粮食单产。美国是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的国家,技术远比中国先进。但是单产远不如中国,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坦承:“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在还没有直接能增产的转基因作物。因为增产涉及到的基因很复杂,我们现在还没搞清楚,还不能去转移所谓‘增产基因’最后达到增产目的。”
    但黄大昉表示,这并不能否认转基因育种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的作用,只是起作用的方式不同。
    安全之辩
    对于转基因产品,世界各国分歧一直很大。转基因品种在美国已经推广和应用多年,但是欧盟大部分成员国还是强烈反对转基因品种在本国产业化。
    中国对转基因产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态度非常谨慎,到目前为止,只有抗虫棉和转基因木瓜被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2008年,中国提出要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
    2009年底,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有业内人士预计此前一直被禁止商业化的水稻和大豆等农作物有望获得新的突破。黄大昉也告诉本报记者,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可能在三五年之内实现商业化。
    “国外出油率高、价格低廉的转基因大豆已经严重冲击了国产大豆,如果我们不能正视现实,会有更多的农产品[14.15-1.53%]被国外转基因产品冲垮。”农业部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入口的转基因产品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共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09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
    环保部生物多样性研究首席专家、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薛达元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完全肯定转基因食品就是安全的或者是不安全的。
    “一个基因是安全的,并不等于其他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因为如果变换一种基因,它的受体和供体不一样,转化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对于每一个转基因案例都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薛达元说。
    技术争夺
    更多的问题还来自转基因背后的技术争夺。
    两年前,海外作家威廉·恩道尔撰写的《粮食危机》一书在国内热卖,书中揭露了美国试图利用转基因专利控制全世界粮食的阴谋。国内也有一些学者担心我国在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市场化进程中,跨国种业巨头乘机入侵我国种业市场。
    生态学家蒋高明近日在本报撰文指出,我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及在研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中,没有任何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专利都掌握在跨国种业巨头手里。如果大规模推广转基因粮食,我国很可能丧失粮食生产的主动权。
    农业部的上述会议也认为,目前我国种子企业弱、小、散的局面尚未有根本改变,育繁推相对脱节、产学研结合不紧、创新能力不强。面对国际种业公司的激烈竞争,发展民族种业,保障供种安全,迫在眉睫。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岳德荣指出,现在大量的科技成果、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一流的创新平台都集中在农业科研教学单位,而种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的产出能力相对较弱。
    据中国种子集团公司总经理张伟介绍,我国要提高企业准入门槛,鼓励兼并重组,抓紧制定扶持政策,切实推进种业龙头企业与优势科研教学单位紧密结合。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