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制造商联合会副会长傅春安: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使东盟和中国充满了机会,企业界的朋友当然不会放弃这种难得的商机。新加坡拥有世界领先的化工、制药、洁净能源、物流供应链管理等优势产业,可以与中国和其它东盟国家全面开展合作。
马来西亚联盟制造商负责人穆斯塔法·马苏尔: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带来很多投资和贸易机会。马来西亚石油、棕榈油、天然橡胶等资源丰富,而中国在资金、技术、市场规模、购买力、物流和分销网络等领域有独特的优势,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必将给双方合作带来便利。
越南常务副总理阮生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带来非常好的机遇,现在正是我们携手合作共赢的最好时机。越南的化肥、油气以及其他许多产业都非常欢迎有实力的各国企业来考察投资。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光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的投资贸易将更加频繁,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时,要对东盟市场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从政策和资金角度对中国企业提供便利和支持。同时,把行业对接合作纳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工作内容,尽快推动中国行业商(协)会进入自贸区角色。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开发东盟新市场应该是有序的,在媒体的大规模宣传下,如果企业一哄而上、恶性竞争,将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从过去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看,“走出去”后常有降价竞争,这种机会主义可能会对市场形成新的一轮冲击,当地的经销商和传统的竞争格局乃至价格秩序都会洗牌。政府要加大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及其条款的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尽快学习和适应贸易新规则,制定应对新变化的方案。
湖北兴发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明兵:广西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环北部湾经济核心区和我国联系东南亚的纽带,是我国磷化工深加工产业聚集发展的理想之地。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建和成立必将带动广西特别是北部湾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磷化工产业新的更大的聚集区。
广西广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集海:作为一家农药生产经营企业,我们原来主要在越南等东盟国家开展业务,因此有一定的东盟客户基础。但我们最终把生产基地设在中越边境的广西凭祥。我们坚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步伐会加快,中国国内和东盟都是我们必须要抓住的市场。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有长久的发展基础和稳固的抗风险能力。
广西磷化工行业协会会长、广西越洋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明:广西北部湾是我国加强与东盟国家自由往来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这里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物流优势和政策优势,对于磷化工行业而言还有研发优势。我们将努力借助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有利条件,坚持外向性资源和市场引流政策,利用大西南丰富的磷矿资源,把广西北部湾打造成西南重要的磷化工加工出口基地。
黄永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