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新方式、强化力度,探索农药市场有效监管新模式,按照部、省农药市场监管年的总体部署,6~7月份,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组织部分执法人员,以果树、蔬菜用药和玉米除草剂为重点,对农药销售量较大的西安、咸阳、宝鸡和渭南市的主要农药市场进行了市际交叉检查。本次共检查了4 市12个县(区)的33家农药经营单位,涉及农药产品1500多个,货量2000多吨,货值6000多万元,抽查、抽检农药产品117个,查处了一批违法农药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活动方案,明确检查重点
专门制定了交叉检查活动方案,明确检查的范围、内容、原则及要求。确定以经营大户为主,农药库房为重点,针对存在问题的农药产品,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原则,集中进行了检查。
二、调查检查结合,完成了三项任务
本次交叉检查以农药市场基本状况与违法产品检查相结合,主要完成了三项工作任务。一是开展了农药标签调查。共调查农药产品1511个,新标签所占比例为 62.7%。统计农药标签535个,标明生产日期为2008年6月30日以前的标签合格率为58.2%,标明生产日期为2008年7月1日以后,符合《标签及说明书管理办法》的标签合格率为79.5%。二是进行了农药经营档案检查。所检查33家农药经营单位中,经营档案健全的几乎没有,仅有46%的单位在进货时索要农药产品相关证件;85%以上没有农药经营相关制度;绝大多数有农药购销台帐,但基本上未按要求使用。三是抽取标签样品74个,质量样品43 个。
三、突出除草剂整治,确保玉米生产安全
对市场销售的玉米田除草剂全部进行了抽检,共抽查标签样品6个,其中搭售标明伴侣或助剂的样品5个。抽检莠去津质量样品18个,其中,添加烟嘧磺隆,认定为假农药的12个,占抽检样品的66.7%。对这些违法产品,我所及时向全省农业、工商等部门进行了通报,组织各地集中进行了查处,有效控制了违法产品的销售、使用,防止了大面积药害事故的发生,保护了玉米生产安全。
四、实施案件会审,明确查处重点
对检查抽取的标签和质量样品,我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集中会审,认定所抽查的74个标签中,合格和基本合格的33个,占44.6%,不合格41个,占 55.4%,其中:假冒登记证号的17个,占不合格标签的41.5%;已停止续展登记证号的10个,占24.4%;擅自修改标签重要内容14个,占 34.1%。抽检的43个质量样品中,质量不合格的21个,占48.8%。其中:存在添加登记成分以外农药、有效成分未检出等问题的假农药19个,占质量不合格产品的90.5%,添加甲拌磷、克百威等高毒农药的产品3个。不符产品标准的劣质农药2个,占9.5%。为了有效打击农药违法行为,确定了32个重点查处案件,进行全省挂牌督办;筛选了19个重点查处农药产品;确立了7个重点跟踪农药生产企业和8个重点整治农药经营单位,以省农业厅文件向全省进行了通报,各地正在进行立案查处。
通过交叉检查,促进了全省农药市场监管的深入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7月31日,全省共出动农药执法人员1300多人次,检查农药市场100多个,检查农药经营单位近3000户,涉及农药产品2300多个,货量3700多吨,货值9000多万元。立案查处农药违法案件61起,查获、没收和责令退回不合格农药产品数量约21吨,推动我省农药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