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泰安市深入开展了“农药监管年”活动。据统计,半年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人次,检查农资批发市场和生产经营企业1420个,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165起(立案63起)。查封包装不合格、标签不规范玉米种16吨,查处假劣农药5.8吨,查封劣质复混肥64吨。挽回经济损失近500万元。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领导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根据全国、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会议和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精神,市、县两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农资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工作会议,建立健全了农资打假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2009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对泰安市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明确职责,细化措施,落实任务。
二、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切实增强做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种子、农药、肥料等品种为重点,强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行为。紧紧抓住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乡村农资集散地,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销售网点进行拉网式检查,彻底封堵假劣农资流通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统一部署要求,统一组织行动,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扎实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资市场大检查活动。
三、高毒农药的清缴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把甲胺磷等五种高度农药、撤销登记农药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清缴治理,作为农业执法的重中之重,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拉网式排查,着重于城乡结合部和偏远地区,做到不留死角,继续加大清缴力度。做到“四个不漏”,即不漏区域、不漏企业、不漏门店、不漏产品。针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禁用农药违规使用问题,集中力量狠抓大要案件的查处,严格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一查到底。
四、培训宣传力度不断加强。围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市农业局通过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多种途径,采取印发明白纸、张贴横幅标语、现场咨询和优质农资产品推介等形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据统计,全市共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680多人,出动宣传车60多台次,320余人次,开展普法宣传大集16次,举办现场咨询29场次,宣传咨询3600余人次,印发宣传资料达8万多份。
五、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更加完善。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主动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农资打假工作,启动多部门联合行动机制,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市场检查,各部门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主动,协同作战,已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打假的工作格局,较好地发挥了部门联动机制的作用,促进了泰安市农资打假工作的深入开展。
(碧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