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限制使用农药经营归由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定点布局并核发经营许可证。江苏省农业农村部门自2018年核发第1张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证的6年多来,省内限制使用农药门店在经营人员、场所设施、管理制度、销售和监管等方面均发生较大改变,这既为农药市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也对相关部门的监管提出更高要求。现以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证延续换证为契机,对省内门店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限制使用农药经营和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经营单位基本情况
1.1 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许可证申领现状
江苏省核定限制使用农药经营定点共983个,目前已累计发证716张。2018年、2019年许可证核发数量快速从0张上升到644张,此后3年有效证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023年延续工作全面启动,全省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许可证有效证数量持续减少。至2023年底,数量缩减到486张(图1)。截至2024年10月,有效证数量仅余468张,占全省核定总数的47.61%,相比最高峰2021年648张,已大幅减少27.78%。注销许可证共计248张,占已发证总数的34.64%,注销原因主要有:一是不再定点经营限制使用农药,多为主动注销,随后申请限制使用农药除外的经营许可证;二是不再从事农药经营工作,多数待许可证过期后再停止经营农药。
从产业结构和实际需求看,各市许可证的核发与注销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图2),目前有效证件数量最多的是徐州市,为78张;最少的苏州市,为7张。从有效证件数占核定定点数的比例看,南通市有效证件68张,核定定点数86个,占比最高为79.07%;淮安市有效证件10张,核定定点数113个,占比最低仅为8.85%。从注销情况来看,徐州市注销证件最多,为43张,苏州市注销证件最少,为1张。从注销数占总发证数比例来看,连云港市注销数占比最高,为56.25%,苏州市注销数占比最低为12.5%。
1.2 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许可证变更情况
变更申请数量在2018年开始发证时最少为10个,占6年来变更总数3%,主要事项为增加分支机构。2019年上升到43个,占比11%,往后3年的变更数量和占比基本与2019年持平。2023年为做好首轮许可证延续工作,江苏省推动开展经营门店全覆盖检查,逐一核实经营门店实际情况与证照信息是否一致,因此本年度变更数量最多为159个,占比42%。6年来,变更类型主要集中为变更法人、营业场所和仓储场所地址,这3项变更累计在2019—2023年的当年经营许可办件总数占比均超过60%,2022年最高为79.66%(图3、图4)。
1.3 限制使用农药定点门店经营现状
1.3.1 从业人员现状
经营人数以1~2人为主。江苏省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从业人员总数约1,080人,平均每家经营单位约2人,配备1~2名经营人员的门店占比79.06%;3~5人小型公司占比17.19%;5人以上较大规模公司或拥有多家分支机构占比3.75%。
人员年龄以中老年为主。经营人员年龄最小29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2.49岁,年龄中位数54岁。40岁以下人员占14.68%,40~50岁人员占比19.27%,50岁以上人员占比66.05%(表1)。相比2021年最小年龄上升4岁,最大年龄下降6岁,50岁以上的经营人员与2021年68%和2022年70%相比,占比有所下降,分别下降4.7和6.7个百分点。经营人员从事农药相关的工作经历平均达17.8年,从业10年以上的占比64.07%,与2021年的16%相比,增加了48.07个百分点,从业时间普遍较长,经验相对丰富。
学历水平以初等、中等教育为主,总占比71.31%,其中初中文化及以下占比21.59%,高中(包括中专和职业高中)文化占比49.72%;大专文化及以上占比28.69%,本科占比9.05%,硕士占比0.097%,与2022年的初中以下文化占比69%、高中文化占比31%相比,学历水平有明显提升,初中以下文化降低了47.41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提升18.72个百分点,并出现一批拥有高等学历的从业人员。
尽管人员队伍出现积极良好的转变,但整体队伍的相关专业性仍不强,涉农专业人数仅占比25.35%,在满足每家门店最少1人拥有相关专业学历或56学时培训经历的基础上,仍有17.13%无资质经营人员辅助从事农药经营活动,这种情况多为“夫妻店”经营类型,往往只有1人参与培训,而实际为2人共同从事经营活动。
1.3.2 经营条件现状
门店的经营和仓储场所仍以刚满足《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基本要求为主,农药生产企业销售单位、大型农资连锁店和部分经销商的场所条件相对良好,这些单位大幅拉高了经营和仓储场所面积的平均水平(表2)。经营场所平均面积达到108 m2,但100 m2以下仍占比79.69%。仓储场所平均面积达到230 m2,但200 m2以下仍占比76.88%。与2021年50 m2以下经营场所面积占比85%和100 m2以下仓储场所面积占比88%相比,分别降低46和30个百分点,整体经营环境显著改善。
扫描识别设备和记录电子台账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配备已在许可证申请阶段实现全覆盖。扫描识别设备以市场常见的扫码枪为主,手机识别使用方便也较为常用;电子台账管理系统种类较多,已统计到的有31种,其分布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集中性,这与系统开发方的集中推介有关。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发的“江苏省农药经营电子台账管理系统”,占比43.75%;其次为爱农友和农资管家,分别占比13.43%和9.69%;安景农资管理平台、农资王、优农帮和货氪农资宝等是其他较为常见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1.3.3 经营行为现状
经营类型以纯零售和零售加批发经营单位最为常见,其中纯零售占比60.6%,零售加批发占比34.06%。有5家单位同时存在线下和线上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每年平均销售68.48 t,个别企业同时开展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从销售情况来看,经营门店数量以中小型规模为主,销售量和销售额以少数大型公司为主,普通中小型门店销售数量远低于大型公司。经营门店年平均销售量为51.63 t,低于平均销售量的占81.56%,销售量20 t以下的中小型门店占比75.08%(表3);年平均销售额为313.52万元,低于平均销售额的占比82.19%,销售额1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门店占比70.35%(表4)。
从限制使用农药销售情况来看,经营门店申领省级发放的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证后,有10.63%的经营门店近2年内未销售限制使用农药。在江苏省内市场中,定点经营门店主要销售限制使用农药名录中的10种,分别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磷化铝、灭线磷、涕灭威、氧乐果、氟鼠灵、溴敌隆和溴鼠灵。非定点经营名录中主要销售其中的5种,分别为丁硫克百威、毒死蜱、乐果、氰戊菊酯和乙酰甲胺磷。
1.4 限制使用农药经营监管现状
江苏省各级监管部门对定点经营限制使用农药门店实行全覆盖检查,近2年平均每年每家门店检查3.32次,抽查农药样品数2.65个,共发现5起违法违规现象,主要存在销售过期农药、劣质农药和修改农药标签等问题,有关部门已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没收违法经营的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对应罚金,这些举措有力地维护了当地市场秩序。
限制使用农药经营存在问题
2.1 经营条件参差不齐
有些地区经营单位分布不均,存在街市集中的情况。尽管能够满足当地集中采购、方便快捷购药的需求,但过于集中会造成辐射面不够广、一些偏远村落种植户购药不便等问题。经营单位间基本经营条件差异巨大,优秀的经营单位从场所面积、陈列货架、电子台账系统、消防和应急防毒设施等方面按高标准配备,大部分门店只能满足基本的申请条件,硬件设施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经营单位在实际情况发生改变后,也未及时提出变更申请,出现证照信息不一致的“空档期”,存在营业和仓储场所面积不再符合《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等情况。
2.2 从业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一是从业人员数量多,人员构成复杂,既有本地人就近开店,也有外来人员租赁店面营业,多为1人专营型。从业人员年龄跨度和年龄结构偏大,涵盖青年至老年阶段,以临近退休或已退休人群为主,整体对新技术应用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尤其是应用电子台账系统有较大困难。二是学历普遍偏低,只有少数从业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植保相关专业比例偏低,专业化程度不够高,很多经营人员在获得56学时培训后即上岗开店,整体业务素质能力较弱,难以满足用药指导和行业发展需求。
2.3 经营管理水平不足
部分门店日常管理粗放,药品摆放混乱,货架和药品积灰严重,与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无明显分区隔离,或堆放各类杂物等。存在销售柜台直接摆放饮水、水果和食品等现象,接触农药后、触碰其他用品前不及时清洗双手,存在安全隐患。
有些门店对管理制度不重视,内容多为网络模板,存在错误和疏漏,或与门店实际经营不符,只为应付管理部门检查要求,实际未根据门店情况制定并严格落实。另外,实名购买和台账制度落实不到位,农户购买农药时多不愿出具身份信息,导致严格执行制度的门店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店主将电子台账系统长期闲置,或嫌麻烦而选择部分录入系统,未真正实时使用,仍以手动记录台账为主,有的甚至为应付监管部门的规定和督促,存在定期花钱雇佣他人帮忙录入电子台账系统的乱象。
2.4 思想认识高度不够
普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很难意识到哪些经营行为会触碰到法律造成危害。在贪图利润和侥幸思想的引诱下,存在不按正规渠道采购、销售假农药和劣质农药;对过期农药不下架处理,而继续上架销售;私自改变原有标签;随意处置农药废弃物等行为。农药经营人员服务意识缺失,经常单纯认为只负责开店售药,缺乏高度责任感和全流程优质服务意识,未充分认识到农药经营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无法提供客户迫切需求的预防预报、病虫草害的辨识咨询、精准用药推荐和售后等服务,造成用户购买体验不佳,时常发生农资纠纷等负面案例。
限制使用农药经营管理建议
3.1 从严把控准入许可,完善淘汰机制
严格按照程序依法依规审批,受理时认真核实申请材料和申请资格,从源头把控数量并优化布局。针对不再经营农药和不再符合条例要求且通知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经营单位应及时注销原有证件。对实际情况发生改变的门店,及时督促其办理变更手续,保证与许可证信息实时一致。
已申领定点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证、但近几年均未实际销售限制使用农药的经营单位;拟申请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证、但不准备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的经营单位,应指导其领取与经营范围相匹配的农药经营许可证,避免造成行政审批资源浪费和监管资源错位。
3.2 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
从过往查处案例来看,应常态化监管农药产品质量、经营行为规范、可追溯系统施行等经营环节的高风险点,及时将网络销售渠道这一盲区纳入日常监管范围,降低网络销售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用药指导和维权等风险和隐患,加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持续推进“江苏省数字农药监管平台”和“农药经营电子台账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江苏省农药监督管理能力的长效化、高效化和精准化。同时,加大力度整合和对接市面上多种电子台账系统,纳入统一管理,规范数据的上传和后台汇总,实时监控市场动向。结合用户反馈,不断优化省级系统的界面和功能,让操作更简洁、快捷和方便,确保上线率和使用率。监管人员主动学习和应用数字平台的监管新技术,加强管理系统在全省的推广和应用,为农药经营市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3 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从业素质
定期组织开展多轮公益教育,重点关注农资渠道商和推销配送员的培训教育,该群体流动性大、变更频繁,相对难以管理、易疏漏,但他们在农药经营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能直接影响农药产品种类、质量、价格和售后等多方面,也是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的重要一环。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种渠道,系统性开展各项培训,着重讲解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培养道德修养,帮助守牢经营底线;宣讲实名制购买,包装废弃物回收等现行政策,强化宣贯落实;针对当地大宗和特色作物普及重要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及对症药剂的知识,提高培训实用性;增强农药中毒和药害预防等应急能力,保证安全经营。
3.4 推进标准化门店建设,树立特色标杆
农药标准化门店建设有助于解决农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主管部门应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的统一要求,争取建立补贴资金,优化奖惩制度,提供现场指导,深入开展农药经营门店标准化工作,从多方面规范门店,逐步扩大示范面。经营门店也要积极报名参与,借助政策支持和管理部门指导帮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升硬件设备、经营能力和指导用药水平,勇于肩负社会责任,发挥带头示范效应,推动经营规范化提升,带动周围门店良性发展。
总结与展望
目前,农药经营单位呈现出高质量发展和规范性经营的趋势,整个行业也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所有门店的从业形态随之发生变革。伴随着土地大量流转集中,催生出农药生产厂家和大型经销商延长服务链条,直接和种植大户对接供应农药,种植大户逐渐拥有更高的议价能力;农药网络销售和购买的普及,让价格竞争更加激烈透明,作为消费价格敏感型的农户,增加了网络购药途径;政府针对重大病虫害推出普惠性农药的集中采购和免费发放,减少个人购买的需求;农药门店经常面临种植户的大额债务赊欠、结款困难甚至赖账形成的实际运营成本增加。这些变化很大程度挤压了零售为主的中小型农药经营门店的市场和利润空间。他们受限于人员自身年龄学历等客观条件,往往转型困难,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通常选择同时搭售种子、肥料、药械等其他农资产品,提供拌种等全面便捷服务的经营策略。行业的变化利好人员质量相对较高的农药企业、农资公司和批发商等主体,他们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更易受到农药价格波动的影响,经营策略更倾向专营。
未来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证的要求会更高、监管会更严格,客观上将持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行业质量、减少门店数量,经营门店迫切需要结合自身和市场实际条件,明确客户群体真实有效的需求,制定相宜的经营策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精准服务,在分化的市场中及时转型,找准独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形成相对条件下竞争力强、盈利水平高的经营主体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