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一直是威胁粮食安全、困扰农民增收的难题。近年来,浙江省农业植保系统在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警体系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培育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创新病虫防控机制,积极构筑以统防统治为主的病虫专业化防治新格局。目前,已建立植保合作社等服务组织701家,机手人数1.3万人,担架式机动喷雾器3160架,背负式机动喷雾器6910台,服务农户15.6万户,实施病虫统防统治面积105万亩,比上年增加2.6倍,惠泽农户15.6万户,有利于解决农民外出打工对粮食生产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据调查,机动喷雾机比传统手动喷雾防治效率提高20倍左右,切实提高了重大病虫的防治效率。2008年对近100个植保服务组织14.9万亩单季稻统防统治效果初步分析,统防统治区比非统防区平均每亩减少1.21次,农药使用量下降22.3%,增产5.75%,实际每亩增收101.97元,全年预计可为农民增收1.07亿元。
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对接受植保合作社服务的农民实现财政专项补贴,补贴标准每亩40元'的政策。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规定,坚持'政府扶持、部门引导、农民自愿、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培育股份合作型、企业带动型、能人主导型、村级组织型等多元化植保服务组织。
同时,坚持一手抓培育、一手抓规范,积极指导和帮助植保服务组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六个一'的标准建设规范性合作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推进规范有序运行,争创农业领域服务品牌。'六个一'建设标准为:一本工商营业执照和服务品牌;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对安全的农药械仓储条件;一名兼职农民植保员;一组与服务面积相配套的新型植保机械和相适应的专业防治队伍;一套统防统治服务规范和统防统治技术规程;一本植保统防统治服务档案。目前,涌现了'友邦植保'、'新安植保'、'绿农植保'、'广通植保'等一批有服务品牌、自我发展良好的植保合作社。
政府加强了监督管理,制定了《浙江省水稻病虫统防统治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类植保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统防统治协议,建立田间档案,做到规章制度上墙,服务合同留档。各级农业部门植保部门,主动联系植保合作社,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对统防统治服务行为进行监督指导。探索建立病虫保险制度,建立以植保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为参保单位,享受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防范重大生物灾害的危害。探索建立防控质量评估机制,化解病虫防治中可能出现的矛盾,保障植保服务组织和农户的利益。
浙江农业植保部门将力争通过3~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规范性植保合作社150家,统防统治面积达到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有效防控重大病虫危害,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5%以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