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9年农资市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确保全县肥料市场的有序运转,整顿和规范肥料市场经营秩序,加强肥料质量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各类假冒伪劣肥料产品流入市场。经如东县农资市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研究,于今年5月4-8日由该县农资市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县农林、工商、质监在全县开展肥料市场联合执法检查。
本次检查采取“顺查倒扎三个一”的方法,具体是对肥料生产企业现场实地检查,在流通领域抽检地产肥及未到岸(库)主动送检肥料质量,准确掌握肥料质量真实状况,对全县11家地产肥企业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措施,对地产肥逐一批次进行抽检。
本次检查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查肥料生产企业推行全程监管制度落实情况,对生产原料(磷肥产品的磷矿石、硫酸原料,复混肥料产品的磷肥原料)及产成品去向是否实施备案。重点检查原料进货、生产台帐资料,检查原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生产工艺是否规范,产成品质量是否达标;加强产成品质量抽检,从源头上遏制不合格肥料流入市场。二是检查肥料经销企业推行肥料批量到岸(库)主动送检制度落实情况,对检测不合格的品种及批次是否由生产企业实施召回;加大对磷肥、硅磷肥、复混(合)肥、尿素等肥料的抽检密度及市场检查频次,严防养分不足的肥料流入市场。三是检查复混(合)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产品是否存在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注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严防不合格肥料流入使用环节。
本次市场执法检查中,共检查生产企业11家、经销企业10家。从流通环节共抽检11个批次,其中脲铵1个、壮秧剂1个、复混肥料3个、颗粒碳铵1个、有机肥料1个、磷肥1个、硅磷肥2个、硅肥1个。发现全县大多数肥料生产企业、经销企业都能从去年秋播磷肥肥害事故中认真吸取教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质量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久田化肥有限公司、南通金盟复混肥料有限公司、南通海森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兆丰复合肥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围绕农业生产安全增效,认真把握两条线。一条红线,在原料购进过程中,鉴订购销合同,合同条款明确原料可能存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农业生产事故应承担事故理赔责任;为提高产品安全系数,将每个批次的小样进行田间试验,确认无肥害的前提下,再进行包装。一条底线,能严格按照产品的企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依照相关法规规定,努力生产达标产品,做到每个批次例行抽样检测,出厂前再次检测,确认达标后,投放市场,同时每批次产品去向主动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从流通环节看,大多经销企业能按照农时季节和作物类型,选择生产企业及肥料产品,严格按照县工商、农林、质监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县农资经营企业推行批量到岸(库)送检制度的通知》文件要求,对检测的不合格产品责令生产企业召回,到目前有一个批次责令召回;对检测的合格产品,由县工商部门出具准予销售的通知书,实施销售,并做到该批次肥料《检验报告》的复印件加盖经销企业印章,随货同行,有力推进了放心肥下乡进村。
二是产品质量合格率有所提高。今年以来,肥料经销企业共主动送检49个批次,合格47个批次,合格率达95%,样品基数8000吨;在肥料市场集中整治期间,共抽检地产复混肥及未主动送检肥料11个批次,经检测合格4个批次,地产肥8个批次,合格3个批次。主动送检和市场抽检产品合格率85%,较去年提高14.8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是农民理性消费和维权能力有所强化。农民是肥料市场消费主体。在检查中,通过走访农民,发现农民消费理念有三大转变,改变过去只买便宜不选购质优,向选择大企业、正品和值得信赖的地产肥产品转变;改变过去侧重产品质量投诉,向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并重方向转变,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对售后服务不到位投诉达20多起,是往年同期3倍;改变过去产品质量对农作物长势认可标准,向对产品不当包装,误导宣传提出质疑转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检查中发现,全县肥料市场在日渐规范,总体在向的形势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尽快解决改进。
一是极少数生产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本次检查,共抽检某企业3个批次产品,经检测均不合格;少数企业由于原材料降价后,企业老板为保本,在保质量与减少养分之间观望;少数磷肥生产企业原料进货渠道还相对较杂。
二是少数企业为争市场,还存在不正当竞争。主要是在外包装标识、标注上误导消费者,标有“江苏市场质量计量信得过品牌”、“江苏省测土配方施肥指定产品”等字样。
三是双检制度即进门验收和出厂检验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存在原料进货手续不全的现象,没有随货同行的质量检验报告单。
四是少数企业没有建立生产、销售台帐。经营活动中,没有签订购销合同,双方责任和义务不明确,仅有口头协议约定,一旦因肥料质量引发的农业生产事故,会给理赔工作带来难度。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县农资市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认真商讨,围绕农作物生产安全、增效,肥料市场整治工作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是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生产者合法意识、经营者守法意识、农民维权意识;通过宣传媒体,大力宣传肥料管理的有关法规政策,以及识真辩假知识等,对查处的假劣肥料及时曝光,震慑不法分子。
二是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放心品牌肥料覆盖面。全县中稻生产即将进入移栽期,肥料市场即将进入购销高峰,为确保农民用上安全放心肥料。一方面,针对前期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据相关法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及时推行回访制度,督促相关企业认真整改,召回问题肥料;另一方面,继续加大肥料检查抽检力度,将监管重心延伸到镇村小店;突出监管重点品种,严防少数生产经营企业,利用时间差,夜间突击生产、销售劣质产品,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管,努力净化肥料市场,为今年秋熟作物丰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