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政策资讯
 
 
产学研再结硕果,绿色农华喜获“国家科技进步大奖”

项目名称:“生物靶标导向的农药高效减量使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月8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由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等科研院所,历时多年联合研发推广的“生物靶标导向的农药高效减量使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华北农田主要病虫草害低剂量化学防治技术体系创建与示范”研究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方农田主要害物低剂量化控技术应用与示范”荣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之后,在科研创新与专利产品推广服务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对绿色农华15年发展的充分肯定与褒奖。


绿色农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荣誉证书


绿色农华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荣誉证书

绿色农华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荣誉证书

“生物靶标导向的农药高效减量使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基于靶标生物抗性机制发展克抗性生物(分子)靶标导向的农药高效减量使用关键技术的探索,不仅为农药减量使用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提高了集团在农药研发方面的科研水平,为今后农药的精准配方、精准用量研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实验数据。项目研究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中科院张润志研究员、北京农林科学院张芝利研究员等多位国内行业专家的指导和评价:该项研究立题重要,针对性强,设计合理,技术资料完整、规范,试验方法科学准确,研究成果创新性和实用性强,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麦蚜对杀虫剂敏感度变异机理和生物合理性减量化学防治技术体系与模式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于该项目取得的重大成果,该项目受到了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重点推荐。


项目成果主要完成人与专家组合影(右三康乐院士、右四宋宝安院士)

绿色农华公司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与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与多所高校联合科研攻关,研发高端环保型农药制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已成为同行业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典范。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获得者高希武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该课题,与公司广大科研与推广人员一道,通过不懈努力于2010年底,顺利结题。项目获得发明专利28项,获得农药登记许可证30个,发表文章 185篇(45篇被SCI收录,引用274次)。生物靶标导向的农药高效减量使用关键技术在湖南、河北、山东、河南9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高达60万人次。仅2012年至2014年的3年时间累计应用15249万亩,平均每亩增产33.9公斤,新增产值72.59亿元,新增利润68.72亿元,平均每亩节约农药9.39元,节支总额14.32亿元,累计经济效益 86.91亿元。示范区药剂投入量减少达到30%以上,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项目研制的克抗药性药剂,对田间病虫草害防治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效果,对保护人畜、环境、粮食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症下药”、剂量调控、克抗性治理集成的农药高效减量使用技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绿色农华集团一定会积极响应国家“一控两减”政策,将本项目积累的重大成果实现全面的转化,定能迎接绿色农华腾飞式的大发展,为国家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而扬帆起航。


项目主要完成人,绿色农华合作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高希武教授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