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政策资讯
 
 
禁用剧毒农药 应强化全链条监管
  近年来,一些种植者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生产毒生姜、毒韭菜事件频频发生,农药滥用和农药残留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危害消费者健康已成社会共识,但是,为什么在“史上最严”新版《食品安全法》通过后仍然频频发生呢?有专家指出,在监管执法上不作为是一个重要原因,应严格执法充分体现我国对剧毒、高毒农药严厉监管的决心。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消费者调查》报道了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内散户农民使用剧毒农药的情况。调查中不少农户因为天气等原因目前仍在使用剧毒农药。同时广州市农业局已成立专案组调查此事目前暂未发现广州增城、从化市民有中毒情况并呼吁广大农民积极学习农业知识。 
  有专家指出,我国剧毒农药滥用并非某一环节出了问题而是整个农药生产、使用乃至监管链条的扭曲与失效。从这个意义上说,禁用剧毒农药法律规范不可缺,执行法律也必须严。 
  背景 
  剧毒农药:为何长期禁而不止?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其实已有明文规定。早在1997年5月我国颁布实施的《农药管理规定》第26条中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农业部2011年起要求高毒农药经营单位核定规范化、购买农药实名化、流向记录信息化、定点管理动态化,做到高毒农药100%信息可查询、100%流向可跟踪、100%质量有保证。国内各地也早有类似的规定,如《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规定,在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以及当地政府确定的其他重要区域内,禁止销售、使用剧毒、高毒农药。 
  然而,剧毒高毒农药仍然被随意买卖、滥用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连国家明令生产和使用的农药都在随意出售和使用。究其原因,一方面,剧毒、高毒农药的销售太过随意,未按规范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生物农药难以推广,尽管我国生物农药研发水平与世界相当,但成本高成为阻碍推广的一大难题,而化学农药见效快、成本低,单位面积菜地几块钱就能解决的问题,生物农药却需要十几块钱;再就是,政府监管乏力,一些禁用农药被大规模超量使用多年,也不见地方政府有所作为。 
  消费行为是受消费心理驱使的。不要忽视这种消费心理的变化,特别是对农药残留的恐惧。随着更多的人重视农药残留,以及检测技术的进步,已经有人进农贸市场手拿试管,防止农药残留。 
  链接 
  农药使用量:面对严苛的国际市场 

  我国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目前一年使用175万吨左右的各种农药,其中七成进入土壤、空气和水域中,只有三成直接作用于目标生物体。而在化肥使用上,实际用量平均超过440公斤/公顷,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我国农业部在2012年曾经公布一项数据,我国制定了322种农药在10大类农产品和食品中的2293个残留限量,较之2012年之前有大幅度增加。这也意味着,农产品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农药残留,将越来越没有市场,也很难进入市场。 
  在国际上,《鹿特丹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巴塞尔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都明文要求严格管控剧毒高毒农药的生产使用。日本市场上流通的农药90%以上是低毒农药。日本对蔬菜也实施非常严格的检查制度农户基本都加入农协必须记录粮食、果蔬等产品使用农药的品种、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农协收集这些信息后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身份证”号码形成对所有农产品可追溯管理模式。违规使用农药几乎无处遁形自然也就没人敢造次滥用。 
  农产品市场也是一个全球化市场,时刻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如日本“肯定制度列表”规定的农药限量标准,达到62410个。一根大葱要出口日本,必须进行200多项农残检测。这么严苛的国际市场,不能严格控制农药残留,我国农产品如何才能走出去呢? 
  观点 
  严控剧毒农药 必须从源头管理 

  农药残留的伤害是日积月累才引发健康状况广州市相关部门“暂未发现中毒”并不代表剧毒农药无害,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者撤销登记的农药那么使用剧毒农药种菜恐怕就不能轻描淡写地归于农户无知或对经济利益的诉求。 
  事实上禁用剧毒农药更应采用源头管理。如从销售渠道进行封堵。目前我国对剧毒农药虽有禁用规定但对其生产和销售却缺乏严格限制。于是剧毒农药生产与销售的源头不受约束最终祸及农业生产种植这一终端环节。除了剧毒农药源头农产品的销售环节也本该有检测关卡假如农药残留检测严格到位超标或违规施用剧毒农药种出的农作物都难以流入市场更遑论出售获利。农药残留检测常常形同虚设又何尝不是对剧毒农药滥用行为的纵容呢?因为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我国蔬菜出口基地都不敢使用高毒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我国剧毒农药滥用并非某一环节出了问题而是整个农药生产、使用乃至监管链条的扭曲与失效。有观点认为我国农村现有的自由、分散、个体式的种植模式,市场监管必然很难;基层监管部门的技术人员少、检测设备匮乏,检验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基层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说监管不容易。但对剧毒农药的全链条监管早有成功范例。日本也是个体式的种植模式,其《农药取缔法》就以立法形式确立对所有农产品可追溯管理模式。违规使用农药处罚异常严厉自然也就没人敢造次滥用。借鉴这一做法我国禁用剧毒农药不仅需全链条治理,而且执法必须从严。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