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政策资讯
 
 
政府释放利好信号 全国玉米价格逐渐回暖

时至今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全面上扬,这其中除了东北产区临储玉米收购正式启动及相关会议频繁召开释放利好信号带动其价格稳中上涨外,尤以华北玉米市场价格涨势表现最为抢眼,甚至已经盖过东北地区,而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在产区玉米价格上涨带动下也双双上扬。具体分析如下:


相关会议召开释放利好信号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国内陈玉米库存庞大与销售困难、新玉米集中上市与价格重挫等严峻形势,不断召开会议出台措施和政策来刺激需求和稳定价格,具休来看:从11月6日东北三省一区秋粮收购工作会,到11月10日玉米结构调整与措施讨论会,再到11月11日黑龙江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预防玉米生霉工作以及当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关临储玉米划转国家一次性储备(包括北粮南运补贴政策传闻),连番会议不断向市场释放利好信号,特别是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今年再获丰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但也存在库存大幅增加、价格下降等问题,当前正值秋收冬种,要多措并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会议要求,要稳妥消化现有库存,将符合条件的临储玉米划转为国家一次性储备。加强粮食仓储管理,确保储粮安全。市场预期,如果让大量临储玉米变身为一次性国储玉米,有助于缓解当前临储玉米库存庞大的压力,并且将对玉米价格形成长期利好影响。


1、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稳中有涨

11月中旬以来,就在政策利好消息不断、各种传闻频传以及降水雾霾天气出现的背景下,国内玉米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全面上扬行情,其中目前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正在有序进行中,受此支撑,其价格稳中有涨。同时,自11月6日东北三省一区秋粮收购工作会议以来,近一周有关临储玉米收购相关会议频繁,进而导致市场对于国内临储玉米收购总量的预期提高,东北产区潮粮价格迅速向临储收购价格标准靠拢,局部地区农户出现惜售心理。截止目前黑龙江肇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为1690-1730元/吨,低点比上周上涨20元/吨;内蒙古通辽地区深加工收购价格为1820-1860元/吨,吉林松原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800-1840元/吨,辽宁沈阳地区饲料企业收购价为1920-1940元/吨,均比上周上涨30-40元/吨。


2、华北产区玉米价格继续上扬

受降水天气影响,企业到货量明显缩减,导致山东玉米价格接连上涨,并且带动华北地区整体价格上行,截止目前,山东潍坊地区深加工企业标准水分玉米进厂价1880-1980元/吨,比上周上涨130-150元/吨;德州地区进厂价1900-1940元/吨,比上周上涨120-140元/吨;河北秦皇岛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860-1900元/吨,比上周上涨80-100元/吨;河南鹤壁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800-1840元/吨,比上周上涨80元/吨。近两周华北地区玉米价格累计已经上涨超过200元/吨,目前和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水平基本一致,无论是回流至东北还是南下至销区,相比东北玉米的价格优势均在缩小,这将降低华北玉米外运需求,也将限制后期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空间。


3、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双双上扬

在产区玉米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南北港口玉米市场购销趋于活跃,南方港口东北玉米份额逐渐恢复,其价格也双双上扬。截止目前,锦州港收购玉米主流价格为1960-197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20元/吨;鲅鱼圈港口收购玉米主流价格为1980-2000元/吨,个别企业较上周末区间内涨10元/吨;广东港东北产散玉米成交价格2130-215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10元/吨。

展望后市,在国家强力支持以及相关配套措施逐步落实的情况下,本年度东北临储玉米收购量有望再度达到6000-7000万吨的高位水平(含省级政府收购的超标玉米),预计东北优质玉米价格上升通道打开,后续尚有一定上行空间。对于华北产区而言,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升势恐受北粮南运补贴政策传闻的影响,但具体政策落实后市场影响才会显现。此外,省级政府临储收购实际效果,东北降温、华北降水等天气变化对玉米上市节奏的影响,尤其是今年冬季东北是否会出现暖冬均值得跟踪关注。

眼下玉米收购已经濒临尾声,纵然是政策促使价格回暖,却依然暖不了农民的心。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来年,政府能够提前拿出应对措施防止农民遭受更大的损失,如果农民的心寒了,那谁还种粮食?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